蜈蚣

端午节的来源和屈原没关系,因为屈原也过端


又是一年端午节,祝大家端午安康啊!

那么你知道端午节的来源吗?

我想你一定会说,这谁不知道啊。小学课本上不是写着的吗,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但其实,这是骗人的。

01一个“骗人”的版本

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个诗人叫屈原,他写诗歌写得特漂亮,吸引了一大波粉丝,不管男的、女的,都喜欢他。但是,人出名了就容易被人嫉妒,他又是个耿直的汉子。

屈原呢,出身楚国的贵族,说白了,楚国算是人家自己家的。天天看着楚王不好好治理国家,屈原可就忍不住了。屈原害怕楚王把自己老祖宗的家业给败光了,就天天给楚王提意见、表忠心。甚至还给楚王说:“你老婆不行,她怎么怎么样,离她远点!”换做我是楚王,我也忍不了啊。再加上有人天天说屈原的坏话,楚王就不怎么搭理屈原了。

结果,楚国就被秦国打到了家门口,还把楚王给俘虏了。屈原知道这事,伤心坏了。然后就在五月初五这天,抱着石头投江了。

屈原死后,粉丝们也忍不住啊。然后粉丝们就跑到江边纪念屈原,为了保护屈原的尸首,有的扔粽子喂鱼,有的倒雄黄酒,想把鱼灌醉了。

这就是传统的版本。那么,你想一下,喂鱼为啥不直接撒米啊,为啥不弄点水草什么的,非用粽子,多费事啊!更何况,吃粽子的鱼应该是素食吧,它也不吃肉啊;真正吃肉的鱼,也不会吃棕子。所以,扔粽子根本就不管用。至于用酒把鱼醉倒,更是不可能。

所以说,这个来源根本不靠谱,书上是骗人的。其实仔细想想也对,这个来源出自语文书。语文书上的错误还少啊,什么爱迪生、爱因斯坦的故事,不都是编的啊。语文书是为了教学生认字、培养文学素养的,可不是正儿八经的的历史。历史书上可从没说过,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啊。

02端午节的靠谱来源

端午节其实不是纪念屈原的,它的来源更早一些。最初,端午节是从夏至演变而来的。

根源:夏至

大概是在先秦,我们的爱观察的祖先就发现了一个现象:每年总有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然后,正好赶上夏天,老百姓就约定俗成把这天叫“夏至”,意思就是夏天来了。

这么特殊的日子,咱们干点啥呢?想来想去,老百姓们就觉得,要不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搞点仪式,纪念一下祖先,祈求一个大丰收。

可是纪念祖先,得准备祭品啊,可能是觉得猪牛羊太没创意了,也可能是嫌贵吧。大家都开了个脑洞:用竹叶包上米(黍),做成牛角的形状。这里面的涵义可大了:竹叶里面包的米,又叫做“黍(shǔ)”,属阳;竹叶用的是箬(ruò)叶,属阴。两者这么一结合,代表阴阳调和,可以驱邪辟毒。

于是,粽子就诞生了,人们每年夏至就会吃粽子,同时祭拜祖先。

演变:端午节

夏至过后,天气就一天天变热了。在老祖宗那会,天气比我们现在还热呢。夏天又容易下雨,尤其是南方。所以一到夏至,进入五月份,又潮又热。结果就是,细菌滋长、五毒(蛇、蝎子、蜈蚣、蟾蜍和壁虎)丛生。然后,人就容易生病。

古代的医疗水平又很差,人们一染上病,基本上就离死不远了。所以,老百姓就把五月称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就被称为“恶日”。这一天降生的孩子还会被歧视,认为活不长。

虽然这天很难过,但是日子还要继续。老祖宗们就发挥了群体智慧,用各种方法驱虫辟邪,比如说:用香草洗澡、带香囊、喝雄黄酒、挂菖蒲……这些东西,有个共性:“味道重”,让毒虫近不了身。

习俗变了,名字也得变啊,“毒日”太难听了。于是老祖宗就重新起了个名字,把它叫“端午”,“端”是开始、初始的意思,“午”是“五”的通假字。其实,“端午”就是“初五”的意思。

这样的话,五月份就有两个纪念日了,一个“夏至”,吃“粽子”;一个“端午”,挂香草、喝雄黄。老祖宗一琢磨,不如,二合一,就把吃粽子也放到“端午”了。

进化:纪念日

有人可能意识到了,“端午”的划龙舟,你咋没说呢?

别着急,慢慢来。其实划龙舟的习俗也是早就有了。至于和端午节什么关系,就要引出历史上的一个狠人——伍子胥。

简单来说,伍子胥是吴国的智囊,你就把成春秋时期的“诸葛亮”。只不过,他没啥好运气。信息苦苦给老吴王干了半辈子,做了不少事。继位的小吴王不但不听他话,还给他弄死了。在五月初五这天,把他的尸体扔进了钱塘江。爱戴他的百姓,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的这天,划龙舟,纪念他。

这不碰巧了嘛!端午节就又跟“纪念日”撞上了,于是,就又二合一了。

祝福

“端午节”的来历可是曲折万分,这其中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驱邪辟虫的祝愿、对伟大人物的纪念……无论它怎么来的,我们都要开开心心得过好今天!

希望吃过粽子的你,叶叶层叠,好运不绝;希望驱除疫情的中华民族,米米紧粘,幸福绵绵……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ms/1057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