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陈养殖技巧。今天给大家来分享蜈蚣养殖设施的建造,蜈蚣养殖场舍的选择与建设,要根据蜈蚣的生物学特性,人为创造适宜蜈蚣生活的环境,然后进行饲养、繁殖扩大蜈蚣种群,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因此,养殖蜈蚣前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饲养管理知识,最好能和蜈蚣养殖方面的专家建立长期的信息联系,以便在养殖过程中发现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其次要了解销售途径,防止生产上的盲目性,造成“一哄而起”的局面,最好与有收购加工能力的单位签订销售合同,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养殖蜈蚣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效益,因此要对养殖的成本、销售价格等进行详细的核算,然后再确定养殖的数量和规模。另外,还要做好财力、物资上的准备。如果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一,养殖房的建造
房舍养殖蜈蚣是比较常见的养殖形式,因为在人为的作用下,温度、湿度都好控制,且隔音效果好,避光性强,养殖量大。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可兴建专用的蜈蚣养殖房。当然,也可以把空闲的房屋改造后使用。改造时,首先要堵塞屋顶及四壁缝隙、孔洞,把屋顶及四壁用塑料薄膜裹严,并用长木条固定。为了便于控温,可适当缩小室内空间,使改造后的屋顶距地面2米左右。地面要打层混凝土或用砖铺好,以杜绝鼠害。然后在室内合理规划,修建养殖池或摆放其他养殖设施。新建养殖房一般长3~5米,高2.5米,宽3米,墙厚23~28厘米。
房顶可建成普通的平顶式或双坡式,房顶若用水泥瓦要做成夹层填实,构成绝热层。有条件者可直接采用彩钢瓦(彩钢瓦有配套的保温泡沫)。也可在向阳面用玻璃或双层聚氯乙烯(PVC)无滴薄膜做顶,这样房内阳光充足,温度较高。背阴面可用水泥瓦做顶房的正面开一门,门不宜过大,只要够1个人通过即可,门的四周与门框之间要做好密封;东、西、北三面留小窗,以利于空气流通,但门窗要向外开,窗上应有窗纱,以防外界天敌侵扰,所用纱窗的纱孔不必太小。这样即可保证空气流通。研究表明,虽然蜈蚣具有趋暗性,但养殖房内如果自然光线过暗,会影响蜈蚣的生长发育,对繁殖的危害更大。和北方寒冷地区要在饲养房内周边离墙10厘米的地方砌一层二道墙,夹墙空隙中用锯木屑或干细土填紧以利于保温,也可采用直接在空心砖的中心加添的方式。
养殖池或立体养殖架放在两侧,中间留出一条50~60厘米宽的人行通道,以利于管理。房舍建好后,还要在室内顶部和四周墙面用无缝塑料布封闭起来。如果不想全部封闭起来,最低也要在墙壁四周铺设1米高的塑料膜或20厘米宽的玻璃条,并且定期地擦掉塑料膜或玻璃条上的灰尘,发现塑料有破损时,应及时修补或更换。在以往的蜈蚣养殖书籍中曾介绍房舍四周用水沟防逃,但在实际应用中此法效果不理想。因为蜈蚣视力极差,水沟中有没有水它根本看不见,只凭着头上的触觉往外爬,同时蜈蚣的气门长在腹部,水稍微深一点蜈蚣就会窒息而死因此用防水沟防止蜈蚣逃跑的做法不可取。
二,塑料大棚的建造
塑料大棚又称日光温室,可使自然采光和人工加温控温相结合。白天最大限度地让日光透过薄膜或玻璃进入室内,使这一部分光被吸收而转化为热能;夜间可利用燃料人工加温,从而使室内温度恒定。大棚养殖就是基于太阳能温室的原理,加以科学的指导,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无数次的改进,逐步探索出一整套养殖新技术。
1.位置与方向
塑料棚设计除了参照前面场址选择的要求外,还必须注意几个问题:在选择地势方面要尽量选择高位、干燥处,防止棚外脏水流入棚内;还要避开高大建筑或树木,以防止影响太阳光照射;为了更多地利用太阳光照时间,朝向一般以坐北朝南为宜,但各地冬季的主导风向各不相同,棚的朝向一般选择与主导风向正好相反为宜,但最多不能偏离正南15°,因为偏角超过15°时,棚内获得阳光照射时间会明显缩短。
2.建造材料
建造日光温室的材料应根据温室的结构和投资大小而定。考虑经济因素和保温效果,一般以砖木结构为主。所需要的材料有砖(空心砖)水泥、细沙、蛭石或珍珠岩(保温材料)、中柱、檩、椽子、木板(1厘米厚)、稻草、竹子、铁丝塑料薄膜压膜线、草苦等。
3.结构参数
温室结构科学合理,有利于加温和控温。首先要注意棚的高度,通常脊高3米,宽度和长度可根据养殖规模自定。前墙高1.3米,后墙高1.5米。前墙的窗户一般长40厘米,宽20厘米。后墙上的窗户留成方形,边长是40厘米。当棚内需要升温的时候,堵上前、后窗户即可。两头山墙除留出门、窗户外,砖墙到顶,山墙门高从地面算起高1.2米、宽0.7米,双层门外加纱门。窗高1米宽1.5米,双层玻璃窗外加纱窗。墙的外壁和内壁均用水泥抹严抹光。塑料膜用聚氯乙烯(PVC)无滴薄膜,一般以0.2~0.8毫米为宜。要两层膜,中间夹一层草苫子。因为中间夹了草苫子以后,两层膜中间有了储存空气的缝隙,就可以很好地起到保温的作用。蜈蚣喜欢阴暗的环境,草苫子同时还可以达到遮荫的效果。
4.日光温室的建造
日光温室主要由地基、墙壁、走廊、养殖池、顶棚、进气孔和天窗等部分构成。日光温室要建成两个室,外室要小,建有火膛(加温养殖时采用)和存放物品;内饰要大,用于养殖蜈蚣。(1)地基:在建塑料大棚前,先将地面挖深50厘米、宽4.5米,长可根据蜈蚣养殖规模而定地框,底部推平砸实。(2)墙壁:为了保温,北方地区日光温室的墙壁若用砖建造必须建成双层夹心式,即外层建24厘米厚的墙,内层建18厘米厚的墙,中间留18厘米宽的夹缝,用蛭石或珍珠岩等保温材料填充。若用空心砖建造,可直接在空心砖内填充蛭石或珍珠岩等保温材料。南方地区可根据温度条件适当从简。(3)走廊:养殖池间应留出人行道,宽度以50~60厘米为宜。(4)养殖池:室内留出人行道后,剩余部分用来建造养殖池。养殖池底面同样高于地平面70厘米左右。
(5)顶棚:顶棚建成起脊式,用中柱支撑。南坡用竹竿做骨架,扣以聚氯乙烯无滴薄膜,上覆草苫,苫上再铺一层膜。北坡用檩、椽木建造,用木板、草泥、稻草等物覆盖。(6)进气孔与天窗: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空气流通环境,应在日光温室内设置进气孔和天窗,以保证室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进气孔的内径一般为20厘米(若加温需设置在主火道两侧,与主火道平行,这样室外部分冷空气进入室内时,通过火道近旁高温的加热而变暖,不会因空气流通而降低室温),天窗设在北坡,每个间隔5米左右的距离。天窗大小以40厘米见方为宜(7)塑料大棚建好后,在大棚内墙的四周同样贴上宽为20厘米的玻璃条或光滑的塑料板条或全面用塑料布封严。
今天分享蜈蚣的养殖方式,与养殖设施的建造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各位小伙伴们能喜欢,如果大家有更好的建议,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小编每天都会为大家分享更多的养殖技巧,欢迎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fz/10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