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
LOOK
MOVIE
EAT
MEET
??
曾经暗哑的岁月兀的生出林中的响箭。曾经灰暗的衣裳瞬间氾出月牙的白光。曾经年少的你英俊的你沉默的你在事隔多年后重新回归十七岁的纯白。曾经孤单的我,变得再也不孤单。
——郭敬明《夏至未至》
一转眼,距离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已经过去了21年。
自称是“上世纪出道的男人”韩寒在与高晓松的对谈节目中称近来不愿意上节目只是因为“发福”了……
而看着坐在眼前的郭敬明,小五娘也是一阵感慨,那个曾经引领“伤痕文学”风潮,会“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的小四,似乎也随着我们青春的“截稿”,而翻篇了吗?
他并没有调侃自己“老”,却开始以一种过来人的口吻给出十分实际且中肯的建议,他甚至毫不避讳自己已经开始热爱并夸赞曾经给过他深刻“伤害”的这座城市……
我有一丝恍惚,郭敬明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今天的模样呢?
是他改变了许多,还是我们在某个时期对他的认知就有些失真?
这次的「魔都会客厅」,让郭敬明自己来给我们答案。??
年6月6日,郭敬明出生在四川自贡的一个普通家庭。妈妈是银行职员,爸爸是公务员。
虽然家庭条件不差,但郭敬明小时候过得不算好。
因为他四岁左右就得了类似败血症的病,医院度过的。也正是因为如此,郭敬明很小就爱上了阅读,与文学和写作结缘很早。
8岁,郭敬明就已经开始写东西了。第一篇公开文章发表在《少年先锋报》,稿费5元。
他在多次公开的访谈中都承认自己是一个要强的、好胜心很强的人。
千禧年过后的第一年,年,郭敬明报名参加了新概念作文大赛。
但是好胜心如此强大,愿赌也不愿输的他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参加了,他做了极其充足的准备,不论是写作手法、题材、主题还是文风他都有深入的研究。
“我是很认真地想要拿第一名,用尽全力地,朝向那个最虚荣的存在。我写了整整7篇字的文章。我买了7本杂志,剪下7张报名表。”(《人物》)
于是那一年的一等奖自然是他。
但他并不满足。
他参加了两次,接连拿了两次一等奖。
成为新概念作文大赛首位拿两次一等奖的选手。
自《爵迹》以前,郭敬明很少失手。
改变他人生轨迹的还有高考,因为政策变动,作文失利,郭敬明被迫去了第二志愿——上海大学。
这个后来和上海发生奇妙碰撞的少年自此开始了上海的探索之旅。
如今的问到郭敬明对上海的感受,他告诉小五娘,虽然自己骨子的味觉和习惯都还是自贡人,但他很喜欢上海这座城市。
“这是一座非常非常好的城市。我觉得它很文明,它的文明程度非常得高,它的规划,它的城市的布局…各方面。它达到了目前一线城市很高的一个标准,你觉得生活在这里生活很便利,是有规矩、法律相关的条例去追寻的。这些会让人觉得在上海生活很舒服,包括商业的契约精神,各方面都特别好。而且这座城市很宜居,有山有水,气候也很湿润温暖,你在这边会感到很安心。”
但是一开始来上海的郭敬明,觉得这座城市并不属于他。
他原本是一个幸福小康家庭的孩子,但是来到上海后,立马变成了班上“最穷”的学生。专业标配的DV+相机+电脑的钱得妈妈三四个月的工资才能凑齐。
△《人物》杂志采访文字
偏偏郭敬明又是敏感而倔强的孩子,他偏不肯默默接受,更不想逆来顺受。
他开始努力赚钱,也开始认真思考如何才能用”笔“来赚到钱。
在那个年代,没有什么作家想要经营公司,就连在流量顶端的韩寒都把所有稿费和版税拿去改装车子尽情玩耍。
在那时,郭敬明已经有非常明确的思路:像经营明星一样经营作家,用一条严格的生产线去生产“文学”。
后来市场证明了郭敬明的思路是正确的,以郭敬明为代表,加上落落、笛安、七堇年、安东尼……共同创造了“残酷青春文学”最为辉煌的时期。
年、年和年,郭敬明也三次位列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成为“畅销之王”。
再后来他进军娱乐圈开始做电影,打造了“小时代帝国”。
而郭敬明在这个“蜕变”以及逐渐爱上上海的过程中,我想从以上海为背景的《小时代》的片段中应该就能看出。
“
每一天都有无数的人涌入这个飞快旋转的城市——带着他们的宏伟蓝图,或者肥皂泡的白日梦想;每一天,也有无数的人离开这个生硬冷漠的城市的摩天大楼组成的森林——留下他们的眼泪。
你被失望拖进深渊,你被疾病拉近坟墓,你被挫折践踏的体无完肤,你被嘲笑、被讽刺、被讨厌、被怨恨、被放弃;但是我们却总在内心里保留着希望保留着不甘心放弃跳动的心,我们依然在大大的绝望里小小的努力着。
当青春变成旧照片,当旧照片变成回忆,当我们终于站在分叉的路口,孤独,失望,彷徨,残忍,上帝打开了那扇窗,叫做成长的大门。
我们永远都在崇拜着那些闪闪发亮的人,我们永远觉得他们像是神祗一样的存在。他们用强大而无可抗拒的魅力和力量征服着世界。但是我们永远不知道,他们用什么样的代价,去换来了闪亮的人生。
——《小时代》
”
《小时代》四部加上《爵迹》超过20亿,郭敬明排在-年华语导演内地票房排行榜第六位。
《南方周末》曾在“中国梦践行者”的致敬辞中写道:“他制造的文化产品,抚摸并撩拨了那些青少年,成为他们的代言人。”
他为这些人造梦,自己却是个极其务实的人。
在他最近参加的一档家装类综艺《就匠变新家》第三季中,也给了业主非常实用且中肯的建议??
如今,信奉丛林法则的郭敬明,在大时代里抓住了机遇,创造了属于他的时代。
这样的华丽转身,是上海最终给郭敬明的慰藉,同时也是郭敬明最终爱上上海的理由。
上海,给了他这样极其努力的人无限的机遇,他抓住了这样的机遇,并最终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当问到,有什么建议可以给“年轻人”时,他认真而诚恳地说:
“我觉得自己依然想要鼓励大家去追寻自己想要实现的梦想,不管是工作,爱好,哪怕是追求更高的学位。你还是得努力,不能好像每天没什么方向,没有什么要的,每天活得很平庸,我觉得这是对人的一种消磨。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你投入自己的热爱,投入自己的专注,它都能够让你不一样。
比如说我自己不管是写作还是拍电影,它会让我在这个过程里面是投入的是充足的,愉悦的,哪怕是有压力,你也会觉得自己是快乐的,而不是说每天都是重复一样的生活,每天都是快乐的。我还是希望每一个年轻人在你们还年轻的时候,足够有冲劲的时候去拼,哪怕会失败,其实都没关系,这都是你未来会积累到的很重要的财富。”
同时也告诉我,年轻人的自信建立在一次一次的失败的过程之后,你就会不断地自信,因为你知道这些东西都打不倒你,而且以后你再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些事情他们不会再打倒你。
最后的最后,我问他,你觉得自己是否实现了人生目标?
他给了一个看起来官方但仔细琢磨却很有道理的答案。
他说,“实现了一部分,继续还在实现另外想要实现的一部分,在追求的过程中。人生目标我觉得就是完成了每一步你想要做的东西,你定了个目标,在追寻的过程中不管结果成功失败,你已经实现了这一部分的价值了,我觉得这个很重要。你二十岁的时候梦想是什么,三十岁的时候梦想是什么,四十岁想要干嘛,就一步一步走,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这些问题的答案我本以为会被敷衍而过,但没想到都一一得到认真的答复。
而且我在提问时他都会很认真在听,那时候我忽然意识到:他一直是那个很要强,好胜心十足且务实努力的人。
也许,现实中的郭敬明其实一直没有改变,改变的是我们一直以来看待他的视角。Theend.
??终于在上海实现了教室里撸串的心愿!却看见……
??东方卫视“搞”事情,逼得Angelababy大呼:我也买不起上海洋房…
#你的青春里,他______。#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fz/4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