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

分析蜈蚣产新行情震荡


以前,我国药用蜈蚣的道地产地在以汉江为中心的湖北,在湖北省境内,汉江干流经白河县后,自郧西县进入湖北。丹江口以下,干流折向东南,沿途经襄阳市、宜城市、钟祥市、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汉川市等县市,最后由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这些地区也就是我国蜈蚣主产区,以往能占到全国产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还有河南南阳、信阳地区;安徽滁州地区;浙江嘉兴、海宁、桐乡;广西也有少量产出。

蜈蚣传统功效为祛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主惊风,癫痫,痉挛抽搐,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毒蛇咬伤。随着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在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脑血管病、周围神经病变,以蜈蚣为主要药味的复方在临床应用极为广泛。还有五毒抗癌法,以毒攻毒中药直接抗击癌毒,以毒攻毒药物大多对癌细胞有直接的细胞毒作用。这样蜈蚣的功效和用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动物类药与人体结构相似吸收起来也要优于植物类药材。

就此看来蜈蚣需求非常刚性,用量增加对蜈蚣的捕杀也就相应增加,打个简单的比方也许以前全国产万条就能满足国内需求,现在仅湖北产量剧增到万条仍然供不应求,这也从侧面说明蜈蚣的用量大幅提升。但蜈蚣自身繁殖的能力已经赶不上人为捕杀的速度,用量的增加导致野生资源减少已成定局。

蜈蚣主要生活在多石少土的低山地带,平原地区只有少量分布。每年惊蛰后,气温转暖,蜈蚣冬眠苏醒,开始出土活动,善居于阴湿的杂草丛中或乱石沟里。从芒种到夏至,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它又渐渐移到阴凉的壕沟、坟地、田埂或土坎的缝隙之中,避过炎热的白天。到了晚秋季节,则又多栖于背风向阳的松土斜坡之下或树洞、树根较暖的地方。总之,蜈蚣喜欢在阴暗、潮湿、温暖、通风的洞穴中生活。

现在我们人类对蜈蚣生存的环境过度开发加上农药残留等等因素综合影响,这些都破坏了蜈蚣的生存环境,这也使得蜈蚣数量每年不断减少。加上这几年经营蜈蚣的商家都有钱赚,就吸引了更多人参与,蛋糕就那么大,分的人多了分到的数量自然也就少了,也给大家一个错觉:减产严重。

像蜈蚣的家养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家养早就成功,但限于成本过高收益太低,蜈蚣养殖场纷纷关门停业或者转行做其他养殖。还有人说蜈蚣养殖比全蝎还要困难,家养环境蜈蚣很难获得成功。有人说蜈蚣性情凶猛,会出现大蜈蚣吃小蜈蚣的局面,还有人说在特定环境中也可以实现几十只蜈蚣共同生活。但不管怎么说,蜈蚣现阶段还是野生供应,如果我们不想办法解决,不重视蜈蚣资源减少,蜈蚣以后的供需必将出现更大的问题。

蜈蚣属动物少棘蜈蚣的干燥虫体。它属世界有65个种及13个亚种,分布我国的已知有10个种。药用蜈蚣是大型唇足类多足动物,只有21对步足和1对颚足;“钱串子”是蜈蚣近亲,学名蚰蜒,只有15对步足和1对颚足;“石蜈蚣”也只有15对步足。还有些蜈蚣的步足又多又短,有35对、45对,最多的达到对。

蜈蚣可以治肺病,有抑制癌症的效果,用的是以毒攻毒的办法,因此蜈蚣的毒素是决定蜈蚣药性最重要的因素。而毒素最高的产区就在汉水流域,在襄樊一带,相比含量来说,汉水南边蜈蚣的比北边的蜈蚣要好。

对于成药厂而言,当然是含量为王,但对于一些饮片厂而言或者对毒素含量要求很低的药厂出于成本考虑一定是买价格低含量低的蜈蚣,这对湖北等道地产地冲击可想而知。

相比较国内蜈蚣,进口蜈蚣含量更低,基本达不到药用要求,可饮片厂只在乎卖相,不在乎毒素含量,大量进口由云南和广西通过非正常手段进入我国的蜈蚣,严重影响了我国蜈蚣正常交易。

目前,首要问题并非进口货冲击,而是蜈蚣的市场流通没有一个标准可言,并且药典也没有毒素含量方面的要求。那这样假药和劣药如何和正品区分开来?专营商表示迫切需要出台关于蜈蚣方面的流通标准。

今年蜈蚣在产新期间行情出现下滑,但因减产加上一些囤货商开始入手,行情在最近几日已强势反弹,现市场蜈蚣大条价格已经上涨到3元/条,大部分产地供应商对蜈蚣后市还是看好的,毕竟现在国家在逐步加强对劣货的打击力度,加上正品产量有减,药厂对质量要求也较以前有所提高,蜈蚣好货后市仍会坚挺甚至有继续攀升的可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fz/511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