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

野性南传鉴定一下南传热门昆虫


夏天到了南京开启了火炉模式除了令北方人难耐的湿热气候外还有一类动物它们大小不一,却足以让五大三粗的汉子花容失色它们出没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却令人避而远之这些,便是夏天校园里的常客:昆虫自春夏之交以来,我承包了宿舍楼内的抓虫业务下面就来盘点一下生活在南传校园的各种昆虫云斑白条天牛这个是我在抓虫业务里接到的最多的昆虫了这种天牛体型巨大,我第一次见的时候也着实吓了一跳直到后来才敢于上手去抓云斑白条天牛成虫体长约为5~7厘米在天牛家族中体型算是非常大的了广泛分布于我国中部及南部地区越南、印度、日本等地也有分布它们会摩擦颈部发出“吱嘎”声其鄂部咬合力巨大能轻易咬断小树枝、破坏树木啃食嫩枝叶皮层和叶片夜间具有趋光性在南京属于农业害虫主要栖息在柳树内中华大扁锹这个也是在抓虫业务中发现的当时看到的第一眼就发现这个是一只雌性的锹甲两对小鄂是它的显著特征

雄性的长这样,相比之下就更为帅气

中华大扁锹通体黑色通常在夏季出没是锹甲当中最常见的物种雄性会为了争夺配偶而互相争斗锹甲是昼伏夜出的昆虫一般夜间会比较活跃喜欢吸食树枝或者进食熟透的果实如果要饲养的话建议喂果泥拉步甲这可是个不得了的昆虫啊别看这种昆虫相貌平平但是,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由于当时一时半会儿不敢确定这到底是拉步甲还是与之相似的绿步甲或者疑步甲我们看了大量的鉴别视频问了很多相关大佬最终确定下来这个家伙是拉步甲可能很多人多会问:为这么这种虫子也能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最大的原因便是:数量稀少拉步甲是我国的特有物种在我国目前仅仅在江苏、福建、浙江、江西、安徽、云南等省份能够见到数量本身也很稀少,且繁殖能力较弱再加上其颜色过于鲜艳很容易被人捕捉用于商业用途所以早在年,它便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看看这颜色,确实是“保护动物色”

图源自网络

对于环境的指示意义来说

拉步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他们对于温度、湿度、植被等变化会有很大的影响

可以说,它们是生态环境的风向标

在农业方面

它们主要会捕食蜗牛、蛞蝓等农业害虫

通常在夜间捕食

当然不建议上手去抓

它们遇险时会喷射具有刺激性、腐蚀性的液体

那滋味,终生难忘

这只拉步甲给它拍完照后便放生了

广鹿蛾这种昆虫乍眼一看很像是黄蜂但是仔细一看又不是很像毕竟,你见过一身毛茸茸的黄蜂吗?

仔细一看的话会发现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通常活跃于春季和夏季一般在小区的绿化带、林地、公园等地较多触角呈丝状或者双栉状颈部有一圈黄毛白天通常在花丛中飞翔吮吸花蜜经常被误认为是黄蜂或者蜜蜂但是尽管放心,这玩意儿真的不会伤人黄杨绢野螟(míng)这种蛾子常见于公园、小区绿化带等地不过这只是我在宿舍楼内发现的展翅3.3~4.5厘米翅膀白色半透明状,有紫色闪光头顶触角褐色后翅外缘边缘为黑褐色主要危害黄杨类等多种植物丝绵木金星尺天蛾

拍摄于南京传媒学院斗兽场

栖息于公园、小区绿化带、林地等环境

前翅有条连续的淡灰色斑纹

身上的斑纹状似鸟粪

以迷惑鸟类等捕食者

大蚊

这种昆虫很多人或多或少都见过

在厕所、楼道,甚至是教室里都有发现过它们的身影

有人甚至担心这玩意儿会不会吸血

其实根本不用操这个心

大蚊虽然与普通蚊子同属于双翅目

但是它的口器不像蚊子

它们的口器适用于吸食花蜜

幼虫通常使用腐败的植物

部分幼虫是肉食性的

成虫以植食性为主

再次强调一遍

它不吸血!它不吸血!它不吸血!

大团扇春蜓

拍摄于A4湖,南传A4湖常见蜻蜓种类之一

体长6.5~7.5厘米背部及侧面具有黄色斑

末端有一对扇片状突起

常见于池塘等水源地

玉带蜻

同样是拍摄于南传A4湖边与前面所提到的大团扇春蜓混居体长约4~4.5厘米因其中间的斜斑而得名值得一提的是雄性玉带蜻的斜斑为白色雌性的则为黄色

雌性玉带蜻图源自网络

灶马

这种昆虫我在上一篇文章当中提到过:野性红山,夜间的红山,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灶马学名灶螽它们主要在夜间行动出没于南传的各个角落通常在春、夏、秋季活动食性较杂无论是动物的尸骸还是人类的食物残渣对于它们来说来者不拒其他节肢动物:少棘蜈蚣事先声明,蜈蚣并不是昆虫它是属于唇足纲的节肢动物在上一篇文章中也提到过这种蜈蚣少棘蜈蚣主要栖息于中国和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尤为常见头部和第一背板呈红色身体呈黑色足部为黄色(部分个体为红色)共21对步足夜间较为活跃,移动速度快捕食的时候快准狠以各种小型动物为食喜欢栖息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具有毒性,被咬伤后严重者会陷入昏迷状态好,攒够一波素材,继续科普野性南传图片

文字:徐天旸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fz/794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