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发稿前,《爵迹》上映13天的累积票房为3.67亿人民币,这在动辄就上亿的国产电影市场,一部有明星炫特技靠假期的电影而言,这成绩怎么能不惨,同期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明星阵容没《爵迹》鲜肉,《湄公河行动》题材没《爵迹》讨巧,但它们均以7亿上下的票房在国庆档票房力超《爵迹》,这部生于争议,败于争议的郭敬明电影,带着更加丰盛的颜值代表团,为啥这次粉丝经济撩不动了?
1
劣迹斑斑在前,前期过度渲染
小四的抄袭黑历史就不罗列了,而此次来自各方粉丝投诉了《爵迹》的抄袭来源,有说是日本的《Fate》系列,这也是一个强IP,并已有小说、动画、游戏的各方面衍生,有粉丝表示《爵迹》与该系列的第一部作品是年推出的《Fate/staynight》(我们这边翻译叫《命运守护夜》)相似度相当高,无非是换了名字。此外还有网友从整个王爵和使徒的关系结构看出了日本漫画《十二国记》里王和麒麟的痕迹,但最多只是人设和世界观的“巧合”,二者的核心不同,它们说的斗争和三观是不同的,但也恰恰是这些没抄的,让《爵迹》成为了真正的躯壳电影,不论它有多少影子,最终没有抄到精髓就是真相。
原本就是一个劣迹斑斑的IP,郭敬明想通过自身的粉丝运营能力让它再创票房奇迹。3月28日,发布了一段时长45秒的渲染序列,乍一听感觉很高级,听不懂的样子,实际就是一段后期电脑制作已经完成的视频预告,而只公布了范冰冰饰演的“鬼山莲泉”出这一个人物,在公布这段视频的前一天晚上,《爵迹》的片方在社交网站上做了一个消息预告。发布了包括范冰冰、郭采洁、吴亦凡、郭敬明在内的12位角色的新海报。郭敬明把每个公布爵迹新信息的日子都称作“爵迹引爆日”。但结果是,所谓的爵迹引爆日并没有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公布。
活在信息时代的我们,什么高科技没见过,顶着“中国版阿凡达”、“史上最华丽的特效”、“国内CG技术巅峰之作”的头衔,看过小时候就看过《最终幻想》的我们,真的很有心理准备,请来《魔兽》动作捕捉团队又怎样,武大和武松都他妈是一个妈生的呢,过度的渲染,虚张声势,如果拿不出相匹的成果,挨批是迟早的事。
2
槽点人人有,就属你最多
之所以说《爵迹》也没这么难看,毕竟槽点还是相当丰富茶余饭后的:
郭导说陈伟霆会大尺度全裸戏份
可别忘了实际拍摄场景是这样▼
再比如郭导声称最烧经费的是范冰冰的头发
足足有40万根,而常人的发量是10万
但实际上冰冰的头发大部分时间是这样▼
最后小小地飞扬了一下
但很快又变成了这样
难道CG好不好,在于头发的数量吗?
超乎常人的发量只是为了追求所谓的效果
四肢为啥不协调,腿长至少2米起
所谓的第四种情感,从强行卖腐开始
随处可见,闹着玩似的出招
看完的都说,《小时代》简直业界良心,这次在CG的衬托下,皮囊也没法看了。
3
想象力的欠缺,匠心的匮乏
何谓真人CG,就是带着特制头盔和动态捕捉服,在摄影棚内对着空气表演,说白了就是无实物表演,这样需要想象力和戏剧张力的表演方法,在爵迹的阵容里,无一具备不说,还没有个专业导演的引导。
再者,以《最终幻想》系列电影为例,分别制作了三年,投资上亿美金,这种慢工出细活的流程,根本不符合国内电影市场的“短平快”,想想那些综艺电影拍摄五天,就能登上大银幕,没有制作的匠心和耐性,卖情色总会到头。
(从05年的最终幻想7到今年的最终幻想15,十年发展,从发丝到毛孔,人物的精细程度几近以假乱真)
每个人的青春都值得更好的寄托,褪去CG的技术外衣,其本质还是中二的青春,正所谓中二少年的青春你不会懂,我们这些被CG骗进电影院的观众们,可能从一开始就不是《爵迹》的匹配受众。
相关悦读
反思
娱乐过盛还是娱乐过剩?
爆米花经济学,还可复制到这些场景
现象
票房“一日游”电影:咱为何要挨这一刀?
媒介原创文稿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下您的黄金周腾点时间给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病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fz/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