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

为什么我现在不喜欢郭敬明了


《夏至未至》的余温还未消散,郭敬明另一部《悲伤逆流成河》也要改编成电视剧了。

网上的评论也炸开了锅。

有针对作品的,

也有人和作品一起骂的,

在众多评论中,有一条格外扎眼,她说:长大后我就不看他的小说了。

像是当锤一棒,这句话说的不正是自己吗?曾经,自己也认认真真的喜欢过郭敬明啊。

01

在那个电脑还只能打贪吃蛇的时代,打开我新世界大门的是郭敬明。

那个时候被同学问道自己的偶像是谁,会挺着胸脯,就差45°角仰望天空的说:小四啊。

学生时代的作文,别的同学在开头引用的永远是爱迪生说,我用的是从《左手倒影,右手年华》里抄来的句子。

去小书店买10块钱一本的盗版合集,上面的字印刷都不清楚,还是会像宝贝似的放在床头。生日的时候,几个同学凑钱给你买一本正版的《悲伤逆流成河》都能兴奋好久。

后来出了《最小说》,先是月刊,因为卖得太好了,干脆改成半月刊。也见证了它从口袋书变成了大16K。(哦,对了告诉你们一个恐怖的消息,这本杂志已经停刊了。)

即使这样,还是会饿着肚子,省下30块钱的早饭,就为了到时间去摊贩那里喊一句:老板,这期《最小说》来了么?

饿着肚子换来的《最小说》仿佛是世界上最合理的交易了。因为当时的郭敬明在孩子们心中是真的强大啊。

从四川自贡的小县城出来,白手起家,大学之后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创办了国内一流的杂志,05年的时候,还进入了《福布斯排行榜》第92名。(是的,你没看错,站在最左边的就是当时的四娘)。

这些光荣的过往,都成为我在别人面前的谈资。

除此之外,还有精神上的“丰盈”。

《小时代》里魔都上海的繁华,顾里,林萧,崇光这些人的纸醉金迷甚至一度告诉我要走出周遭的环境,去到属于自己的大城市。

他还是不少人的时尚启蒙老师,很多同学第一次知道LV和爱马仕,都从这几本书开始。

据不完全统计,《小时代》中爱马仕出现了33次,

迪奥出现了34次,

LV出现了50次,

现在看来,当年四爷字里行间都在呐喊:老子有钱,老子有的是钱。

他文字太过优美,语文老师说这是矫情,我想给她一个大白眼。

心里还不服气的想:你能说出“我们活在浩瀚的宇宙里,漫天漂浮的宇宙尘埃和星河光尘,我们是比这些还要渺小的存在。”这么哲(矫)理(情)的话吗。

正因为以上种种崇拜,孩子们理所当然接受着郭敬明的青春疼痛文学。

读了《悲伤逆流成河》,我甚至一度觉得学生时代做个像易遥一样的不良少女才是正确的,这样不会成为其他同学眼中的异类,还会有每天给你送牛奶的齐铭。

读了《小时代》,我觉得女生理应活成顾里那挥金如土的潇洒模样,殊不知这一辈子也活不成半个顾里。

02

本以会义无反顾的喜欢郭敬明一辈子。直到几年前的夏天,《小时代》第一部上映,我第一次切身体会,支持郭敬明是一件孤独无助的事。

当时问朋友要不要去看《小时代》,他们竟然无一例外朝我投来了白眼,丢下一句:那不是小学生看的吗?然后大摇大摆的走进了《富春山居图》的放映厅。

我不信,偷偷地买了一张电影票。回过头一看,周围还真的都是刚放暑假的小不点。除了零星的一对情侣,剩下我孤家寡人。

如果当时你问我看完这部片子是什么感受,我一定会回答的很官方:一部超长超唯美超奢华的MV。真的别怪编出这个神句的人,因为这部剧除了唯美,什么都没有。

当时也有记者问郭敬明,对于大家这种评价你怎么看,四娘得意洋洋的说:你们说它再烂,它还是有票房啊。

所以有人总结了郭敬明走红的方式:不要脸,不要脸,坚持不要脸。

后来想想他被大家“嫌弃”的方式也挺简单的:自己作的。

抄袭是他一生都抹不去的污点。

《小时代2》上映的时候,于正抄袭门刚刚发生不久。巧的是,琼瑶最后胜诉的参考案件,正是当年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庄羽《圈里圈外》一事。

当年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凭郭当时的人气和势力,只要不出面道歉,粉丝就会一边倒的支持,当时没少人叫嚷:小四怎么可能抄袭。

而最后,郭敬明确实也是这么干的。他赔偿了庄羽的精神损失,但拒不道歉。他还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写道:我不道歉,哪怕是一句简简单单的话,也绝不会迫于压力而放弃自己的原则,放弃曾经创作的辛苦。

嗯,这一句道歉,郭敬明11年了也迟迟没开口。前不久他做客一档节目时,主持人又问起了这件事,郭当时喝了口水,只是淡淡的回答了一句:当时自己的知识产权没有保护的很好。

直到于正抄袭案中琼瑶胜诉后,《圈里圈外》的作者庄羽才第一次站出来披露当时的细枝末节。

原来当时庄羽势力薄弱,所有的证据都是她带着自己的一个读者,从两本书上一个个字对比找出来的。

庄羽说,郭敬明很聪明。他会把自己书中的情节,一个个打乱,然后再重新组合。

有人说庄羽这么多年又跳出来说这一些有的没的,是炒冷饭蹭热度。

庄羽只能无奈的表示:当时不说是怕别人说自己得了便宜还卖乖。

03

但其实,这件事对郭敬明并没有多少影响。

甚至当时作为四迷的自己,都对这件事看得云淡风轻,当时的我们对版权这种东西重视程度确实很低。

如果放到现在,看到抄袭了几百本小说还能改成玛丽苏大戏的某作家,还有把耽美拿过来改成大女主的某玄幻大戏,只要不是脑残粉,都会加入到声讨的队伍当中吧。

就是因为这些ctrl+v的“作家”,现在国内的文字圈才会乌烟瘴气。

真正让很多人对郭敬明,粉转路,路转黑,黑转更黑的事情,其实是去年国庆档上映的《爵迹》。这部打着中国第一部CG,坐拥吴亦凡,王源这样流量的作品,最终只斩获了3.6亿票房。

可以说血本无归。

这也是一直以从不亏钱著称的郭敬明第一次失手。当年的《小时到》烂,但备不住人家票房高啊。

在这部电影上映之前,出品方做了大量的宣传。郭敬明也在微博上不遗余力的说自己有多努力,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我做的很多事情,比别人都艰难多。

他还PO出了一张第一次观看整片的照片,这胜利的姿态,好像是张开臂膀准备拥抱赞美与票房。

但现实,给了他响亮的一巴掌。

剧本太烂,又多次被指抄袭《fate》,一传十十传百,大家为了“不浪费自己的时间”干脆不去看。

当年《小时代》积累的烂口碑和抄袭事件,郭敬明欠的债,这次终于还了。

已经在筹中的第二部,郭敬明表示可能不会继续做了。

这一次,就连粉丝都抛弃他了。

《爵迹》路演上海站,票房和口碑双双扑街,郭敬明第一次在公众面前哭了。

他说:是不是就因为我叫郭敬明,所以我做什么都是错的。

很多曾经看过郭敬明书的人,这一次站在了他的对立面说:现在开始强行卖惨了?对我们来说不管用了!

当时的新闻重点都放在郭敬明哭了上面,很少有人注意他其实还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多希望,有一天,喜欢我可以成为一件值得你们骄傲的事情,而不是说不出口的秘密。

04

但其实郭敬明不知道的是,越来越多人耻于说出这件事,不只是因为他,还因为我们长大后法发现:这个世界,并没有《小时代》中说的那么纸醉金迷。

我们渐渐放下了那些奢侈的梦,转而投身生活的苟且之中。

等回头再看看曾经那些无比沉迷的文字,除了三观尽毁,我找不到任何辞藻来形容。

就拿《小时代》来说,字里行间充斥着拜金主义,现在再看看这些文字,只想大耳刮子抽当时的自己:为什么看得有滋有味。

顾里出场自带名牌展览就不用说了,

顾源表白也无时无刻不在炫富,

就连南湘一个拥抱,也要强行加上驰名香水。

还有这句:我低下头看向自己脚上的三叶草的运动球鞋,眼泪顺势掉下来。

这前后两句有个毛线关系?我真的笑到眼泪都掉下来好吗。讲真,这句可以承包我一年的笑点了。

女主人公的爱情观也简单粗暴到不行:就是钱钱钱。

郭敬明把炫富心理放进了书里,他用一本本作品构建了自己的虚拟王国。在这个王国里,他还复制了一个虚拟的自己——周崇光。

职业,穿衣打扮,无不有自己的身影。

他还把自己喜欢收集高档玻璃杯这个爱好,加到了宫洺身上。(这个道具杯子就)

05

亦舒在《圆舞》里说:真正有气质的人,从不炫耀他所拥有的一切。他不告诉人他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服,买过什么珠宝,因为他没有自卑感。

郭敬明之所以创建这样的文字王国,可以毫不留情面的说是他曾经自卑感的宣泄。

当年郭敬明从四川来到上海念大学。他只有一腔热血,他去不起高档的餐厅,甚至不敢进高档的商场,只能窝在自己几平米的宿舍里读写。

当时他觉得整个上海都在耻笑他。若干年后,当他住在上海最高档的公寓里,开着最高档车,他以为自己赢得了全世界,但这一次,换做除了他粉丝之外的人来笑话他。

因为他忽视了比财富更重要的东西,那可以是恋人发自内心的笑容,陌生人一句不经意的谢谢,一个人健康的体魄,甚至是和煦的微风。

这些,郭敬明的文字里都没有。

长大后的我们在体验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之后,也终于明白他的作品,离现实太遥远了。

我们认真读鲁迅先生的文字之后,才发现一个真正的作家和舞文弄墨的商人之间的差距。

我们变得越来越喜欢看婆婆妈妈的电视剧,引爆处女情结,原生家庭等话题的《欢乐颂》,

还有引发全民探讨全职太太话题的《我的前半生》,因为在这每一部作品中,我们都能或多或少的看到自己或者周围人的影子。

再来看看郭敬明的作品。

“雷声大雨点小”的《夏至未至》在豆瓣只拿到了4.3的评分,除了演员之外,真不知道以什么理由去说服自己看这部剧。

即将要翻拍的《悲伤逆流成河》也是如此。

看过这部作品的人都说,这小说的名字应该叫《为了悲伤而悲伤》才对。

里面还充斥着各种早恋,堕胎,撕逼等情节。据说为了过审,这些情节已经强行删掉了,也做了很大的改编。

连最有看点的那一段都被删掉了,那这部作品的期待值,就真的变成零了。

这些作品一对比,高下立现。

06

连《悲伤》都卖出版权了,郭敬明已经很多年没有写书了,当年那个叫嚷着“你说我不会写,我就写给你看”的郭敬明已经江郎才尽了吗?

但其实,30多岁的他,正在慢慢降低自己的曝光率。

除了在微博上宣传《悲伤》之外,最近一次看到郭敬明还是在《我的少时代》,他是这部戏的监制。

现在就连他的生日,都会比之前低调太多。

今年这个自我存在感超强的男人只在微博上发了一句话给自己庆生。

站在他旁边每年不变的只有陈学冬,还有一些不认识的网红脸,让人不禁唏嘘: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日常生活也变得寡味了些。

赏赏花,和狗狗互动,

慢慢在改变的,还有我们。我们开始读村上春树,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和亦舒,好像谁也没有再碰过《夏至未至》《悲伤逆流成河》和《小时代》。

就像一个作家说的:如果有一天,你不再爱17岁爱的人,看17岁看的故事,那你就长大了。

这样看,我们真的是长大了吧。

赞赏

长按







































刘云涛
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fz/88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