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

美育解答画画一定要画的像吗儿童美术是否要


专业介绍

摄影专业

平面设计专业

工业设计专业

服装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景观设计

室内设计

产品设计

中国画

动画专业

美术学

艺术学理论

数字媒体

公共艺术专业

工艺美术专业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油画专业

建筑设计常有一些忧心忡忡的父母,指着孩子的画说:“为什么总是画不像?”其实,并不一定要画得像才算是画得好。毕加索的画毫无疑问是杰作,可是他画的那些事物与现实生活中一模一样吗?难道你没有看出孩子的画与大师之间的某些联系吗?所以请不要用像不像的问题框住孩子想象与创造的翅膀。不要强求孩子,一切顺其自然。只要孩子有进步,就应该鼓励他。

也经常听到家长这样评价孩子的作品:“呀!画的可真像呀!画的可真好呀!”。那我想请问我们的家长朋友,“像”就是好吗?孩子画的“像”就是判定孩子作品的标准吗?

想象力的“象”您是否考虑过呢?想象力是儿童最宝贵的一种能力。通常也是一个孩子画面是否有“性格”的关键点。没有想象力的作品就像白开水一样没有味道没有趣味性(如下图)。

这样的作品多半是照老师范画复制下来的,教学方式照抄、死板!我称这样的教师为无知。殊不知老师的教学方法泯灭了学生的天性,所有的鱼儿游动方向是一样的,所有的太阳都在左上角,所有的树木都是半圆组合成的!亲爱的家长朋友您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到这个艺术牢笼里面吗!

画画是儿童的天性,3岁的孩子就会拿起笔涂涂画画,不过对于画的像与不像的问题家长要端正态度,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更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儿童画,家长往往要求孩子画的画跟生活中的事物一样。其实并不是画的像才算画的好。不要要求孩子画的像,这样会扼杀兴趣、创造力,而且对孩子是一种禁锢,从而失去了绘画兴趣和自由想象。一切顺其自然,只要孩子有进步就应该多赞赏、鼓励。通过画画拥有艺术气质是最重要的!

还有家长反映孩子在家画不好,在画画班就会画的很好这是为什么?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画画的天分和潜质,画画是孩子最自由便利的表达方式,孩子的画往往会呈现无限惊喜和创意。而孩子呈现的作品的精彩,其实蕴含了老师在备课过程中的用心付出。

人本身就具有群体社会性特征,孩子也不例外,当一个环境的人都在进行一项活动时,新加入的成员也会很自然的融入到活动当中,并产生群体活动的兴趣。这就好像是,大家都在画画,我也在画画一样,而在家里,孩子是一个人,没有群体环境,不会特别想着要画画。

想象力的世界,没有规则

艺术大师告诉你:绘画不需要规则

家长在检查或者是指导孩子绘画的时候,不会说要让孩子画的像什么,也不要进行阻扰或者建议,也就是说不要给孩子“设下规则”!

如果在绘画中用规则去束缚孩子,那么孩子的灵感、想象力、创造力会在规则的束缚中消失不见。没有了想象力,孩子怎么去画画、怎么会喜欢画画呢?

不要用“像”的标准去束缚孩子想象

正因为“画的不像”,说明孩子的绘画是自由的,也是带来快乐的~

有个寓言故事对此比喻的很好,简明易懂,分享给大家。

一个癞蛤蟆担心蜈蚣在舞蹈比赛中获胜,所以他趁机给蜈蚣说了这段话:

“你怎么知道先动哪一条腿呢?哪一条腿是第2个第7个动作呢?

你在动第6条腿的时候,第48个腿又在干什么?是站着不动还是弯起来?”

蜈蚣迷惑了一阵,然后惊恐的发现自己完全瘫痪了

这告诉我们什么?——艺术活动是一种靠直觉与本能的活动,理性往往是它的敌人。可我们作为家长,常常就扮演了“癞蛤蟆”的角色。家长的自以为的标准、学校老师的教科书式的标准

别用你的要求和标准去干扰孩子的绘画创作。孩子绘画技法不好,这没必要去担心,就放手让孩子画自己想画的!

你改“像”了,可孩子的心就受伤了

很多家长可以忍受孩子画的“不像”,但会忍不住在作画过程中,去加入自己的一些想法,去修改,觉得这可以把孩子“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

可是,这样一来,孩子的心就受伤了,甚至害怕了!

6岁的孩子要代表少年宫参加绘画比赛,回家后撅着嘴不高兴的说:“我再也不画画了。”

家长很纳闷,孩子一向最喜欢画画的,就问孩子原因。

“老师光改我的画。”“改的是什么?”

“大象的鼻子,我画的是直的,老师说大象的鼻子是弯的。”

“你为什么画直的鼻子呢?”

“因为大象在摘苹果,苹果太高了,大象够不着,一使劲鼻子就伸直了……”

孩子对这个世界有自己的认知,当孩子感受到不尊重、不认可的时候,很容易就失去了创作的热情。

尊重他们的想法和作品,是鼓励他们继续快乐创作的动力!

我们直接把“结果”呈现给了孩子,而忽略了孩子的认知过程,家长这么一说,孩子就怕了,怕犯错,之后就不会“画不像”了,那就真的可惜了…

儿童美术是否要画的像?首先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让孩子学美术?成为画家?成为设计师?可能都不是,更多的是孩子喜欢!孩子1.5岁开始进入涂鸦期,开始乱涂乱画,这个时期,大部分家长开始给孩子报美术班,觉得孩子喜欢画,就要培养,没错吧!但如何培养?画的像似乎成为了学画画成果的唯一标准。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来自台湾的理念,来自美国的理念,来自法国的理念,在这个文明古国与传统美术的理念开始碰撞。想象力比画的像更重要!一线城市中这样的理念已经开始在家长群体中普及。想象力是干什么的?我也说不清楚,但琢磨着,当今世界优秀的设计作品(包含建筑、服装、珠宝等),无不是设计师想象力灵感的成果。任何一份工作,一个创新的工作方式或者案,无不是想象力的表现。具象的、死板的画,也映射着死板的思想。再说一个事,深圳的大芬村,百度可以了解一下,全村多个画工,中国油画第一村,一副世界名画在这群普通村民手上,临摹一副只需要几小时。据说一个熟练的画工,可以一只手画风景,一只手画花卉,一天内可以完成30副作品。所以,画的像,不难。艺术难在哪?难在想象力和创造力,百度了一下世界著名设计师,很难找到华人的名字,为数不多知名华人设计师,也大多是香港和台湾的,我想这点,我没有乱说,因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很多地标性建筑是国外设计师设计的。想的深入一些,这是为什么?传统美术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具象化的教学方法,是不是限制了这一代设计师的想象力?所以他们的设计总是缺乏点创意和设计灵感。我们送孩子学画画,不是成为画工,也未必成为艺术家或者设计师,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才是会对孩子在今后几十年的人生道路产生影响的能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

现在,艺术教育越来越重要。

社会对美育的发展也逐渐重视起来。

一定不要低估孩子的潜能。

每个孩子都是小小艺术家,

愿天下的孩子都在父母的培育下茁壮成长。

延伸阅读:美术教育:孩子有"画不像"的自由!

“老师,我的孩子什么时候才能画什么像什么?”

专家解读儿童画:绘画心理比“画的像”更重要!

今日荐读

新课标和方案传递了哪些关键信号?学校教学怎么跟着变?

新修订职业教育法将施行!教育部将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

最全详解来啦!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年版)发布详细解读!

课程改革重点:艺术类的占比首次超过英语!哪种职业最容易被未来淘汰?答案来啦!

学艺术的有福了!文旅部、教育部:到年重点支持建设10所全国艺术特色学校!

版《艺术课程标准》发布,美术老师必知的艺术课程改革重点,带您快速读懂!

重磅!书法正式纳入语文课程标准!今年高考6月7日开考!书法知识题去年占60分!

教育部迎来“新改革”:新课标告诉您,小学美术到底学什么?预计9月开始落实!带您详细解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fz/970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