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四娘又一哭二闹三上吊了,众所周知,因为《爵迹》十亿梦碎,四娘金(骗)字(粉)招牌砸锅,宣告了中国电影脑残时代的正式终结。开扒前,楼主的心情是非常忐忑地,因为将会有大批粉丝涌上来指责楼主,既然没有看电影怎么敢批评电影不好呢?!是的,楼主挣扎了很久也没有看爵迹,因为楼主做不到为了证明屎难吃,就要亲身去试吃这样的事情。
四娘用小时代1-4证明了他的水平,又用爵迹证明了他的人品,这就是一个没有文化也没有节操的商人。
下面楼主就来一一证明,为什么爵迹就是一坨屎。
打着首部全真人CG电影,耗资2亿完成的魔幻巨制的噱头。
我们会发现,所谓国产巨制大IP的海报都是修得非常精美的,然而一旦进了电影院,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然后我们就在预告片中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这样的画面:
和这样的画面:
以上爵迹的图片全部来自预告截图,我相信很快会有粉丝冲过来对楼主说:预告和电影完全不一样,去看电影吧,影院里看会让你大吃一惊的!当楼主傻嘛!
这是今年发售的游戏《神秘海域》。
这是去年的《巫师》。以上均是游戏的“即时演算画面”!什么叫即时演算画面,就是只要游戏能够在你电脑里运行,无论你电脑是什么配置,不需要特殊播放软件支持,他就能在你电脑里呈现这样的画面!扭曲的人体比例和渣一样的背景在电影院里就会显得正常了?这是什么逻辑?一坨屎打个光,加点音效,它就不叫屎了嘛?
当然还会有大量粉丝冲上来说这是国内首部全真人CG哦,运用了高大上的动捕技术哦,咱郭导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哦,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勇气可嘉哦。
下面就来科普科普什么叫CG特效,什么叫全真人CG电影。
CG特效是指使用计算机图形技术创造出特殊的图像特效。CG技术帮助导演把脑袋中幻想的画面变成现实,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在电脑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大量的广告、影视作品运用CG特效,肯德基的饮料在空中做度螺旋旋转然后稳稳的落入杯中,巧克力糖豆会跳舞会说话,甚至是乡村爱情这样的低成本连续剧也运用了大量的CG技术。甚至连花千骨中,女主吃的那个包子都是CG特效做的,是的,你没看错,那个就是CG,虽然楼主不知道为什么。CG电影的制作环节是:动作捕捉、扫描、建模、绑定、动作、毛发、布料、特效、贴图、材质、灯光、渲染、合成。
在CG特效流程中,一大误解就是使用动捕可以还原真实动作和表情。实际上,动捕数据只是一个参考,数据本身也有“噪音”,需要特效公司用自己的算法去掉,或者动画师手工修复。
然而得到控制点精确位移还不够,绑定在这里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面部肌肉十分复杂,面部绑定是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之一,做出一套逼真的骨骼和肌肉是特效公司可以引以为豪的事情,如果说CG人物的面部表情很僵硬,就要从数据绑定上找问题了。我们来看看爵迹中,每个镜头都长的不一样的FBB。
以及不知道是周渝明还是严宽还是陈学冬的谁。
贝奥武夫中足以以假乱真的安吉丽娜朱莉。
使命召唤11中的凯文史派西。
数据绑定的精度秒杀了爵迹。
电影的特效制作效果,楼主认为是三个因素决定的:时间、钱、制作能力。很多渣特效的电影喜欢把锅甩给中国特效公司的制作水平不过关,实际上,就像日本动漫很多分镜头实际上是中国画师完成的一样,很多好莱坞大片的特效都被分包给中国特效公司,如果你留意片尾的制作人员的名单的话,你会发现很多中国特效工程师的名字。所以,中国公司特效制作能力,我认为是没有问题的。那么我们看看钱和时间。爵迹宣称投资将近2亿,前后耗时将近17个月,扣除前期演员拍摄的时间,实际上留给后期制作的时间估计1年左右。2亿人名币,相当于万美元的投资在好莱坞属于什么水准呢?
里约大冒险1,投资万。
雪国列车,投资万,大部分都是室内戏,场景不超过三个。
据说,好莱坞CG画面的制作成本为每秒2万美元,例如开创时代的首部CG动画电影《最终幻想——灵魂深处》,即耗资1.4亿美元,那是十几年前美元尚未贬值的1.4亿美元。一份价钱一份货这句话不假,这样的一部架空史观,魔幻背景的电影制作费用仅为人家一个零头(这个零头实际上还要被演员、导演片酬拿去一大半、宣传用去一大半),你能相信电影宣传的特效牛逼吗?
爵迹的特效制作方原力动画,本来也就是国内比较顶尖的特效制作公司。这是他们为一款游戏制作的宣传动画。
既然特效公司的制作水平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不堪,《爵迹》的预告怎么会烂成那样呢?
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做好特效要大笔烧钱!前文提到的开场动画,6分半钟的制作费用就高达万!
我们在来看时间,由于CG的画面需要由电脑渲染完成的,单帧的渲染时长为8小时,按照最基础的每秒24帧计算,一秒的渲染耗时就需要小时。因此,在制作时间上,抛去片头片尾不算,时长分钟的《爵迹》光渲染一道工序就需要将近一年半时间。而爵迹整部电影从建模到完片前后不到1年时间,能做出什么惊天巨制呢。某CG行业人士说过:“国外优秀CG动画效果的制作周期之所以较长,正是由于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预留了大量的修缮时间,从而能够对CG画面的细节部分进行二次加工。但国内的甲方通常倾向根据最短周期进行排期,导致后期时间大大缩短。”根据参与过《爵迹》项目的内部人士透露:“由于受到了某投资方的压力,他们希望今年能够上映,并将影片业绩算作本年度营收并入财报,因此在明知道特效制作周期过紧,影片完成度不足的现状情况下,依然要求电影在国庆档必须上档。”
其实,《爵迹》最早的定档于暑期档,但由于制作时间过紧无法完成,被迫延后至国庆档。“年暑期档相比于去年同期票房下降了6.6%,如果要抢在本年度上映,国庆档作为最近的集中性票仓,不容有失。”该知情人士表示。
纵观IMBD网站,全真人CG电影一共只有7部。《最终幻想:灵魂深处》,造价1.37亿美金,全球票房只有万;《极地特快》,成本1.65亿,全球票房3.07亿;年的《贝奥武甫》,成本1.5亿,全球收1.96亿;年的《圣诞颂歌》,成本飙到2亿,全球票房3.25亿;
斯皮尔伯格与彼得·杰克逊两位视效大神联手的《丁丁历险记》,成本1.35亿,全球票房3.74亿美金。极高的成本,超长的制作周期,最后却在性价比上败阵。
明显极低的投资回报率,加上一个没有任何大片制作经验的郭敬明仍然有人愿意投钱拍爵迹呢?
答案就是,在这个疯狂的中国电影市场,什么事情都会发生,如果小时代1-4试探了中国观众的底线,那爵迹又一次验证了中国电影人的无耻,既然大牌明星加巧妙地营销就能忽悠观众获得票房,谁还花钱花时间钻研特效呢?
特效最终还是为剧情、为人物服务的,为了特效而特效的绝对不会诞生经典。但国内的很多大片,特效成了装逼的手段,变成了忽悠观众进影院的噱头。比如爵迹,既然请了大牌演员却把他们做成了动画,既然做成了动画,却又个个都做成了脸盲。除了肥壮的炮王在里头变瘦变美了,范冰冰不像范冰冰,杨幂不像杨幂。简直是脱裤子放屁。楼主搜集了几部好莱坞电影的特效前后对比图,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特效的。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MadMax:FuryRoad)
原图
特效图
原图
特效图
原图
特效图
它的特效几乎全部用在了背景的修饰上,主体的飞车完全都是实物实景拍摄!
比如爵迹中的背景。
不是山就是云,不是黄昏就是夜景。简直省钱到极致,据说,提高一个亮度,特效经费就要加一倍。
同样是以山为背景,十年前的电影《》。
《送乡人》(TheHomesman)
原图
特效图
《纳尼亚传奇:黎明行者号》
原图
特效图
《魔法黑森林》
原图
特效图
我们发现好莱坞电影中,绿幕布置的位置非常讲究,说明导演对于特效怎么做,特效将呈现什么样的效果早已经了然于心。
花千骨中的特效,猜猜哪里是特效?
答案就是那只包子,对,你没看错,就是那只包子。楼主不明白为什么包子要用特效做,是嫌弃真实的包子长的丑吗?我们会发现国内的电影电视,永远都会把特效用在莫名其妙的地方。
比5毛钱更渣的5分钱特效。网剧《盗墓笔记》中“一只打火机飞过,车炸开了花”我相信这是因为导演舍不得花钱真炸。但《盗墓笔记》号称每集投入达万元,总投资超过万元,钱都用在哪里了呢?
从以上的对比图可以发现,国内这群电影学院毕业,文化课不合格的大、小导演们,统统都不知道特效是什么东西!
比如要做一个爆炸特效,在好莱坞是这样沟通的:
工程师:某导,你要做成什么样,有多大的威力,要表现的什么材质的建筑爆炸呢?特效工程师或者导演助理会告诉你,是什么样的建筑,什么材质,爆炸要呈现什么样的效果,他给的修改反馈甚至能够精确到画面坐标和图像gamma数值。而在国内是这样沟通的:工程师:某导,你要做成什么样,有多大的威力,要表现的什么材质的建筑爆炸呢?某导(牛逼哄哄):越壮观越好!工程师:……
然后开始兼职导演跟策划,开始制作,交上一版,说:某导,你看看这样行吗?
某导:这是什么东西,赶紧给我改!工程师:那您觉得哪不行,怎么改?某导:整体感觉都不对,赶紧给我改一版,我再看看再说。
工程师:%¥%*……
就这样修改到最后导演可能还是不满意,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具体要的是什么。到最后还会帅锅给特效公司:好莱坞和中国的特效制作水平有差距。也可以给自己带高帽子“勇于尝试”,“第一次吃螃蟹”,“勇气可嘉”。李安说,中国电影连道具都做不好。要知道李安这句话是有的放矢,特效并不仅仅是在电脑中完全的,道具、布景、特效化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实际上在CG特效刚刚萌芽的90年代,《星战》、《侏罗纪公园》等电影大部分都是采用实物模型拍摄的。
魔戒的城堡
黄金之眼
还是魔戒
十几年前的《第五元素》
超人归来
商业电影是一个体系,就像一个巨大的机器,特效就是其中一个关节,而布景就是其中一个螺丝,国产电影现在的问题是连这一颗螺丝都做不好。郭敬明就是在这个螺丝都做不好的环境下妄想制造整台机器,就像小学生强行培训几个月参加高考,结果可想而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到哪家白癜风治疗好得了白癜风在北京哪家医院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jj/2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