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

成职榜样护理专业毕业生薛瑾


转自:健康四川官微

薛瑾

我院护理专业09级毕业生,是一名性格开朗乐观、积极向上、全面发展的学生。在校期间,她始终以“全面发展,完善自身”为主旨,在思想、学习、生活、实践等各个方面都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学习上,她敏而好学,学习成绩及专业技能操作均名列专业年级前茅,曾荣获-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年度国家奖学金,同时利用休息时间攻读了四川大学的护理学本科,顺利取得学历及学位证书。

课余,她注重对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锻炼,担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分院学生会副主席,体育、舞蹈、书法、写作等多项活动均活跃着她的身影,被评为了学院“十佳共青团员”,并被成都市高新区授予年度志愿者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生活中,她具备刻苦专研和创新精神,参加四川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创业大赛,研发撰写作品“聋哑人的EM配件”荣获四川省三等奖。

毕业后,先后医院、医院。年中旬,参加了全国第一届器官移植协调员培训,经国家考试,成为了具有资格证的我国首批器官移植协调员。

今天

我们走进她的故事

遇见她和“生死摆渡人”

生死摆渡人

今年的5月8日至6月7日,是器官捐献志愿服务月。当生命不可挽救时,自愿、无偿捐献器官,让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医院的薛瑾,是一名90后的器官捐献协调员,她做这份工作已有8年时间。8年间,她成功协调完成器官捐献多例,让多名患者和家庭重获新生。一头是死亡,一头是重生。人们把器官捐献协调员形象地称之为“生死摆渡人”。

对于薛瑾来说,每一个打出去的电话,都可能是救人性命的电话;而每一个打进来的电话,都可能是一个求救电话。

先前因为关机而错过电话的受体患者,看到短信提醒终于回电话了。这是个已经濒临生命边缘的病人。和科室主任商量了之后,薛瑾再次通知这位错医院作准备。同时,她要和几位供体家属进一步确认捐献意愿。

在和第一位供体家属谈话时,家属讲道,上一次父亲手术的时候,我弄过一个网上救助众筹,我觉得有人帮助过我,在父亲身故以后,有一个器官的再移植,能回馈社会的话,对他也是有好处,对我们大家都是有意义的事情。

然而,并不是每例捐献都能像这样顺利。

薛瑾正在和南充的一位病人家属沟通器官捐献,病人家属因为忙于应付交通事故纠纷,对于手术时间还很犹豫。薛瑾和医护团队决定立即出发赶到南充,一边沟通一边等待。面对薛瑾的坦诚,供体家属终于道出了心中的担忧。

供体家属:他(供体)有小三阳,我不想他传染给别人。

器官捐献协调员薛瑾:昨天的肝移植病人,整个人又黑又瘦,整个眼睛都凸出来,就是黄到发黑的黑。他如果等不到一个肝源的话,他可能这个星期人就走了。但凡有一个小三阳的肝源,哪怕是乙肝大三阳的,他接受了,大不了他就治疗这个肝炎,都比他命要长。所以你们这个行为是在救人的性命,真的是在救命的行为。

在面临突然失去亲人的痛苦和交通纠纷困扰的同时,这家人毅然作出了器官捐献的决定。

凌晨,手术即将开始。

一个生命无法挽救的离开,却可以让更多的生命得到重生。

为了保证器官质量,薛瑾和医护团队连夜赶回成都,准备受体手术。到达成都,已是第二天早上6点。当天,两名供体共捐献了8个器官,8台移植手术同时进行,8名患者的人生得以重启。

手术室医护人员:听,这声音多美!

5年前,田艳冰的女儿,年仅16岁的李屹霖,因肾脏衰竭,在薛瑾的协调下,接受了一个意外身亡的10岁孩子的肾脏移植。

"一周安好",每个星期一的早上,薛瑾都能收到田艳冰发来的消息。既是报告女儿移植后的状况,也是向所有医护人员表达问候。5年来,这份感恩从未间断过。

器官移植受者李屹霖的妈妈田艳冰:手术回来没多久,我就登记了器官捐献志愿者,我觉得我也要做这样的人,不仅仅是捐赠,我觉得遗体我也捐赠,留给医学院的孩子们去做研究,反正能用的都用,让更多的优秀的孩子(学)出来,去继承这个(器官移植)事业。

因病辍学的李屹霖,在术后,自学了日语,热爱配音。如今正准备参加汉语教师资格考试,立志成为汉文化的传播者。新的人生正徐徐展开。

8年来,薛瑾成功协调完成器官捐献多例,让多名患者和家庭重获新生。

生命在不同的城市间接力前行,濒临死亡的人生也正在重新绽放。

来源:央视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jj/87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