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荨麻疹医院电话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210414/8846512.html在武侠小说中,常常读到一些高手用毒,他们在无声无息中就可以干掉敌人,下毒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杀人手段。在我国也有这样一个习俗“端阳日用彩纸剪成各样葫芦,倒粘于门阑上,以泄毒气。”为的就是“避五毒”。这五毒指的是“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但今天要讲的并不是他们其中的任何一种,而是存在于海里的一种毒素。
提到毒,大家一定会想到眼镜蛇,如果被它咬到,它只需要注射15mg的毒液就可以让人死亡,但是比起这个海洋毒素,眼镜蛇的毒甚至可以用不足为惧来形容,因为它的毒性要比眼镜蛇毒还要强80倍之多。
不过有趣的是,可能含有这种毒素的海洋生物,曾被无数次地端上我们的餐桌,成为我们口中的美食,它就是“贻贝”。也许它可以被做成让人们可以饱餐一顿的佳肴,但也可以成为令人致死的杀人武器,它的体内有可能会含有“麻痹性贝毒”的毒素,这是一种神经毒素,由于人们常常会误食了含有此类毒素的贝类食物而产生麻痹中毒的现象,因此人们将它称之为“麻痹性贝毒”。
麻痹性贝毒的发现
这种毒素最早是在年的6月15日时被一个正在北太平洋环游的上尉发现的,当时他的船上有五位船员误食了含有毒素的贝类食物,因此严重中毒。在及时的抢救后,仍死了一位船员,为了不再让人误食毒素,上尉将这里的贻贝标记上了有毒。
但是并不只有这里的贻贝有毒,在此之后的全球各地都有人中了相同的毒素,他们的相同点就是“经常会以贻贝为餐”。
令人奇怪的是这种毒素并不是每一个贻贝中都含有,而是有些含有,有些没有,这就像是在玩扫雷游戏,有的地方没有雷可以放心的点,有的地方一点就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人们不断的研究仍然没有得到结论,直到年Meyer通过大量的调查这些中毒者所吃的贻贝有什么不同后发现:那些中毒者所食用的贻贝所处于的海域都曾有过涡鞭毛藻爆发。于是他便着手于调查涡鞭毛藻和贻贝两者的关系,他用两者做了一个实验,他将涡鞭毛藻当作食物喂给贝类生物,本来无毒的贝类,逐渐变成了有毒的贝类。
因此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贝类海洋生物本没有毒,但是当他们吃了涡鞭毛藻后,就会产生一种毒素。
这在当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发现,经过科学家们不断的努力,最后发现贝类生物中的毒素基本都来源于:赤潮中的有毒藻类。并且与有毒赤潮相关的赤潮藻毒素(贝毒素)主要有麻痹性贝毒(PSP)、腹泻性贝毒(DSP)、神经性贝毒(NSP)、记忆丧失性贝毒(ASP)和雪卡毒素(Ciguatera)五大类。
其中对人类影响最大,危害最大的就是“麻痹性贝毒(PSP)”并且在当时已有24位中国人死于这种病毒。
麻痹性贝毒的毒性
找到了源头,自然就好分析这种毒的效果。年时科学家从贝类生物体内分离了这种毒素发现“麻痹性贝毒”的毒理和河豚的毒素(TTX)很相似,主要是通过对钠离子通道的影响而抑制神经的传导。
“麻痹性贝毒(PSP)”的毒素很强,在中国政府规定上市贝类麻痹性贝毒必须低于4Mu/g,因为如果摄入1mg就足够致人死亡了。
这种毒素的临床表现:会最先从嘴唇开始反应,你的嘴唇会开始麻木,再往后会影响你的脸和脖子,此时你的指尖和脚趾也会开始有刺痛的感觉。这是只是轻微的中毒,前期的中毒会让你有恶心、呕吐的感觉,严重时会让你呼吸困难,咽喉紧张,最终导致死亡。
一般情况下的死亡率是6%,但是不要小看这种毒素,它的毒性是吗啡的五十倍,眼镜蛇毒的八十倍,它被称作是“已知最毒的有机化合物”。并且这种毒素不会因为温度或者周围的环境而降低它的毒素,所以不要认为“煮熟了就可以吃了”,这很有可能是致命的毒物,即使现在它依然没有任何的解毒剂。
这里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冷知识:科技的迅速发展对大自然造成了很严重的危害,自二十一世纪以来赤潮现象开始变得频繁起来,造成的后果就是,本来是玩扫雷游戏,变成了踩地雷。你所吃的贝类食物很有可能变得全都含有剧毒,并且赤潮会让很多的鱼类死亡。这所造成的后果是我们没法想象的,所以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一起维护海洋生态的平衡,保护大自然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ly/10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