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水产养殖指南
每年的暑假都在外面采集标本,寒假因为疫情不方便行动,就在家里做点乱七八糟的采集工具之类的小玩意。今年突然很想养点水生昆虫,就买了个水陆缸,用泡沫胶简单做了点造景,准备用来饲养水生昆虫。
用来饲养溪流昆虫的小缸
做完了一个昆虫缸,突然又很想再搞一个鱼缸玩。再加上带蜉蝣需要一个小缸装着,这样就有一个缸空着。空着也是空着,不如养点小鱼。房间水产养殖计划就应运而生了……正好平时一起玩的有喜欢养鱼的朋友,简单问了一些养鱼小诀窍,再一起捞了些小鱼(疯狂白嫖),就直接开缸上手养起来了。
缸内刚布置好的样子,清澈的水流,可爱的小鱼,一派祥和
缸内生物
缸内肉眼可见的生物,包括三种水生植物,几种小型节肢动物以及九种鱼类。
水生植物
三种水草都从河里拔得。但是由于我用的石块颗粒太大太浅,水草无法扎根,水草常常被鱼拔出来,我再种回去。三种中,具有羽状叶片猜测应该是某种狐尾藻,最具美感;眼子菜的叶片类似柳叶,随着水流波动,也算漂亮;最丑的是蜈蚣草(应该是三轮水蕴草),叶子短短,向后卷曲。虽然丑,但是鱼爱吃阿……
前两种水草是从南通拔来的,蜈蚣草是学校里的。可能还是因为缸内的基质只是石头,加之被小鱼摧残,后两种水草涨势一般,嫩叶有点发黄,反而是最漂亮的狐尾藻长得最快最好……
疑似某狐尾藻
疑似某眼子菜
三轮水蕴草,好特么丑
节肢动物
缸里的节肢动物有虾、摇蚊和水蚤什么的小型浮游节肢动物。虾似乎不止一种,都是在学校里捞到的小型刮食性种类。红虫作为饲料,也有一部分掉到石头缝隙中侥幸存活,可以吃吃鱼屎,也作为储备粮。
学校里捞到的某种黑壳虾,捞到的不仅花纹各式各样的,形态也有区别,应该不止一种。都挺好看的
躲在缸底的红虫
鱼类
缸内的主角当然还是鱼类,缸内共饲养了9种鱼类。除了鳙鱼和叉尾鮰苗子是TB网购,其他都是从南通河里捞的。在他乡遭受着生活的毒打,看着缸里的小鱼,回想着和好基友一起捞鱼的无忧无虑时光,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阿……
叉尾鮰是一种大型肉用鱼类,由北美引进,是缸中唯一的非原生鱼类。虽然有点违和,但我爸很喜欢吃,而且它的胡子很性感,小时候还挺可爱的。
斑点叉尾鮰
银鮈通体银色,细细长长;黑鳍鳈发色的时候鳃部蓝色,眼睛红色,丑丑的,是两种典型的底层鱼类,虽不算惊艳,但是都是从阿逸那里白嫖来的,不要白不要……
银鮈
黑鳍鳈
缸内有三种鳑鲏属与一种鱊属,作为缸里的颜值担当。这四种鱼类相对较为相似,如果照顾得当,雄鱼在发情时可以展现出炫彩的金属光泽,丰富缸内的色彩。
斜方鱊个体较大,鳍上无花纹,易于区分。
斜方鱊雄鱼
中华鳑鲏是缸里最靓的崽,雄鱼已经发色了,有着炫酷的蓝色金属光泽。臀鳍有黑色与橙色条带,腹部黄黑色。最漂亮的是鳃后方有一个蓝色条带花纹,有种马口鱲的气质了。
中华鳑鲏雄鱼
雌鱼体色没有雄鱼鲜亮,也没有金属光泽,背鳍有一个黑斑,最明显的是排泄孔边上有一条产卵管。鳑鲏在自然环境中会借助河蚌完成繁殖。雌鱼将产卵管插入河蚌出水口,在河蚌“口中”排卵,雄鱼紧随其后向河蚌内排出精子。(河蚌内心:“???”)。而后卵在河蚌内受精、完成发育。
中华鳑鲏雌鱼
方氏鳑鲏与中华鳑鲏有点像,区别在于背鳍与臀鳍上的为花纹为粉色,身体较细长。总的来说感觉要少女心一点。
方氏鳑鲏
高体鳑鲏体型较宽短,发色之后非常好看,但是没有捞到成体的,就从小养成吧。
高体鳑鲏雄鱼
鳊鱼是一种美味的肉用鱼类,对讨厌鱼刺的人来说,鳊鱼较高的腹部可以靴微减少剔除肌间刺的烦恼。大型鱼的幼苗与小型鱼不同,鳞片细而密,有银光闪闪的独特质感,虽然是肉用鱼倒也蛮好看的。
鳊鱼苗
花鲢即鳙鱼、胖头鱼,是四大家鱼之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硕大的头部蕴藏着大量胶质,赋予鱼头充盈的口感。我喜欢它主要是因为它的眼偏下,有种呆呆且可爱的感觉,有种我比他聪明的自豪感;养一条胖头鱼曾是我人生目标之一。
鳙鱼苗
在大水体、环境合适时,鳙鱼能长到非常巨大:
而且非常美味
春天总是很温暖,但我的心还是冰冰的
饲料投喂
九种鱼类,按照分类分,隶属两个科,除了叉尾鮰隶属鮰科,其他8种都属于鲤科。鲤科的多样性可见一斑。按照生态位分,可以分为中上层、中下层、底层鱼类,从形态和行为都很明显呢……
按照食性分类,鳙鱼滤食悬浮在水中的有机碎屑,四种漂亮小鱼以及鳊鱼什么都吃,三种底层的鱼类则取食掉落到底部的活体和肉类饲料为主,它们是下口式,口在头的下方,仅能吸食沉于底部的食物。
因此,我们准备了三种饲料以满足不同鱼种以及个体的需求。红虫是所有鱼的最爱,没有被吃到的红虫还可以钻入底材作为储备粮。每次有红虫掉落都会引起鱼群的疯抢。但是红虫的皮不太好消化,每次都是吸进去一条红虫,拉出来一张失去了灵魂的红虫皮……
抢红虫吃的小鱼们
鱼粮准备了两种,较大颗粒的浮水性鱼粮以及较小颗粒的缓沉性鱼粮,可以满足从小到大,从底层、下口式的鱼类到中层鱼的需求。
从经济利用分,9种鱼大致可以分为观赏鱼、肉用鱼和没用的小鱼。四种鳑鲏类为观赏鱼;鳙鱼、鳊鱼与叉尾鮰为肉用鱼类,这三种都能长到很大的个体,尤其是鳙鱼;黑鳍鳈和银鮈则普普通通没有什么存在感。对于不同的类型,养殖的需要当然也是不同的。
对于观赏鱼类的要求相对高一些,鱼类的颜色会随着状态而变化,可以做出迅速、短期的变色以及长期的发色。想让小鱼以最好的状态示人,有时候需要一些特定的条件。对很多鳑鲏来说,恰当的雌雄比例、适当的密度、深色的背景、舒适的环境和流水可以促进发色。
两周后鱼缸长满了藻类,小鱼们更加适应环境,发色程度明显改善
养殖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进行房间水产养殖时,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我想任何一个饲养过任何动物的同学都能理解我在说什么。大多数的风险和进行商业养殖时是一样的。接下来列举几个最常见的风险和简单的应对方法。
01
该死的宇宙无敌水霉病
水霉病是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多发生于低温的春秋季。由一类真菌导致,从伤口处侵入,从而蔓延扩散。防治的关键在于及时的发现、隔离、进行用药。使用了高效甲基蓝,效果还行,图二的小鳙鱼很快就好了。当然,鱼的体质也非常重要,图一的小鳊鱼因尾巴受伤,从发病到死亡只用了4天,而有一只完全断掉尾巴的小鳑鲏却完全没有发病,逐渐长出了尾巴。这正是印证了那句老古话:人与人的体质不能一概而论……
尾部感染的鳊鱼
背部小伤口感染的鳙鱼
02
密恐福利小白点
小瓜虫也是一种常见的病原体,同样发生于春秋季低温时。可以寄生在鱼体内外,严重时造成死亡。虽然传播较快,可以寄生健康鱼,但是相对较为温和。处理可以通过药物,也可以简单通过提升水温抑制。
最先发生在鳑鲏尾部,且仅在尾部,而后似乎有传染迹象,鳊鱼身上也出现了。我听从陈老师指导,提升水温,每天提高两度(防止鱼因为不适应暴毙)。奇怪的是鳊鱼体表白点的随着水温升高立即增多,快速成熟,白点遍布全身,然后第二天即全部脱落,疗效甚好。而鳑鲏尾部的白点始终不增不减不脱落,我怀疑并非是同一病原体所致的白点。
03
令鱼窒息的操作
水体变脏,产生氨等毒性物质,以及水体缺氧是导致鱼类死亡的两大元凶。水体富营养化与缺氧常常是并发的,且鱼的死亡会引发正反馈,常常一死就死光。往往发生于夏季,水温升高使水溶解氧减少,而鱼的耗氧却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另一方面,过多的投喂,使得水体有机物增多、微生物活动旺盛。
应对此问题需要综合的手段,控制养殖的密度是最简单的方法。如果要尽可能增加系统容量,就需要创造出一个稳定而高效的系统。微型生态系统的完善和流水、冲氧是两个重要的措施。
以上是我们设计的缸内的能量与物质流通链。完善的微型生态系统不仅可以容纳更多的生物,也可减少换水频率。最关键的两环我认为在于鳙鱼和微生物(藻类与硝化细菌)。藻类将水中的无机物转为鱼类的食物,鲢鱼则能够过滤缸中粪便、藻类等悬浮小颗粒;硝化细菌可以分解水中代谢产生的有毒的氨。相对丰富的降解链可以尽可能利用物质和能量,减少人为干预。
缸内的过滤采用了瀑布式,营造了流水环境。一方面与空气的交互直接增大了水的溶氧,另一方面流水可以稍微降低水温,也使水溶氧增加。目前来看即使不用冲氧泵,也可以勉强顶住这样的大密度饲养
精品小过滤
04
法外狂徒的非法捕钓
非法的捕捞垂钓是任何一个养殖场以及自然水体都要面对的问题。日积月累的非法捕捞会让投入的资金付之一炬。
非法钓鱼的法外狂徒
为此,森严的巡逻以及安保措施是必要的。对于违法人员要依法进行惩处,并进行批评教育,做到不会再犯、杀一儆百。
进行批评教育中
END
WINTER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ly/7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