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宅
我们踏出的每一步告诉我们,我们的身体在这个空间里的最新位置。你也许永远意识不到这样的细节,但我们沉重的脚步声在四周的寂静里一再向我们保证,我们在那里。“所以宅”通过对栖居空间的触摸与表达,阐释我们的存在。
歌川国芳《阿岩亡魂》“春宜于晓,夏宜于怪”。
风雨雷电、山林旷野、花鸟鱼虫......“妖”力十足!
夏天就是妖怪活跃的季节。
郝看:日本平安时期女作家清少纳言说过:“春宜于晓,夏宜于怪”。夏天就是妖怪活跃的季节。在日本民间有一个百物语(ひゃくものがたり)聚会,常常是在夏天的夜晚,人们聚在暗室点燃一百支蜡烛后开始依次讲述妖怪故事,讲完一个故事吹灭一支蜡烛,传说吹灭最后一支蜡烛将有妖怪出现。民间在举行百物语聚会的同时,许多以百物语为主题的怪谈书籍、绘画作品也受到了百姓的追捧。《和汉百物语》是江户末期日本著名浮世绘画家月冈芳年的作品集,以日本和中国的离奇故事为题材。将一个个妖怪传说通过明快的线条勾勒出来,用色大胆、构图新颖、笔锋刚劲,是月冈芳年创作初期极具代表性的妖怪画作。
和汉百物语《左马之助光年》这幅作品描绘了左马之助光年与狐妖化作的鬼火对峙的场景,画面用大范围的深色背景突显鬼火的幽远,与光年勇猛的神情形成极大对比。左马之助光年又名明治秀满,是明治光秀的重臣。作品背景故事取材于《绘本太阁记》,大致是说光年在身为浪人时,曾消灭过诳骗入江某女儿的狐妖,狐妖化作鬼火前来报仇。
和汉百物语《贞信公》
这幅作品描绘了贞信公在前往宫中的路上战胜突袭恶鬼的故事。画面层次丰富,潜藏的恶鬼形象与高大的贞信公形成鲜明对比。贞信公本名藤原忠平,是日本平安时代中期的公卿。作品典故出自平安白河院政期的纪传体历史故事书《大镜》。
和汉百物语《小田春永》
这幅作品描绘了小田春永(原型织田信长)和侍童森兰丸用灯光照射巨大苏铁(铁树)的模样,通过灯笼的灯照轨迹呈现铁树精样貌是这幅作品构图的巧思。故事取材于《绘本太阁记》,织田信长将妙国寺古树苏铁强行移植到安土城后,古树每晚发出“回妙国寺吧”的声音,最终信长又将其归还妙国寺。
和汉百物语《楠多门丸正行》
这幅作品呈现的是南北朝武将楠木正行幼年时在庭院消灭妖怪的故事。其中模样滑稽的妖怪形象参照了鸟山石燕《画图百器徒然袋》中的“袋貉”,是一个背着大袋子的女子形象的貉妖。作品典故出自小说《楠正行战功图会》。
和汉百物语《清姬》
这幅作品描绘了日本著名的女妖清姬。画面通过清姬神态、形态、衣着的展示,呈现出清姬内心的执着与怨念。清姬故事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平安时代的《大日本国法化验记》与《今昔物语集》中。传说清姬对长相俊美的僧人安珍一见钟情,展开猛烈追求。安珍撒谎遁走,清姬穷追不舍,追着追着追出了蛇身。在道成寺两人终于相遇,安珍躲进大钟,清姬缠住大钟,执着的爱火熊熊燃烧,两人都烧成了灰烬。
和汉百物语《渡边源治纲》
这幅作品是和汉百物语中构图最与众不同的一张。整个画面被黑色斜线覆盖,意在表现妖怪即将出现前的瞬间。作品的背景故事来自谣曲《罗生门》,讲述源赖光旗下四天王之一的渡边纲听只身一人前往罗生门除妖的故事。
和汉百物语《田原藤太秀乡》
这幅作品描绘了田原藤太秀乡大战蜈蚣精百足的场景,芳年将蜈蚣精拟人化,辅以角色濑田川龙宫公主的塑造,创作出更具戏剧冲突的画面感。
和汉百物语《不破伴作》
这幅作品展现了不破伴作与黑乎乎的鬼怪对峙的场景,芳年通过对伴作表情的细致描绘,呈现出不惧邪恶的勇士精神。在现实生活中,不破伴作是安土桃山时代丰臣秀次的小姓,他与名古屋山三郎、浅香左马之助并称“天下三美少年”。
和汉百物语《鹭池平九郎》
这幅作品描绘了鹭池平九郎钓鱼时偶遇蟒蛇的场景。芳年通过水波将蟒蛇身影若隐若现展示出来,配合画面主角鹭池平九郎毫无察觉的模样,制造出趋于动态的紧张感。作品取材于小说《楠正行战功图会》,平九郎是楠木正行的家臣,以消灭巨蟒闻名。
和汉百物语《大宅太郎光国》
这幅作品描绘的正是著名的“相马古内里名场面”——大宅太郎光国大战平将门遗女泷夜叉姬的故事。画面中光国面对泷夜叉姬通过法术变化出的骷髅怪,表现出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作品取材于年山东京传所做通俗小说《善之鸟安方忠义传》,光国为平安时期名将源赖信的家臣。
和汉百物语《白藤源太》
这幅作品描绘了相扑力士白藤源太在柳树下观看河童摔跤的场景。河童是日本民间传说中由水神沦落而成的妖怪,酷爱与人比赛摔跤。芳年在这张作品中创造出一种人与妖怪和谐共处的温馨幽默感。
和汉百物语《小野川喜三郎》
这幅作品描绘了小野川喜三郎无惧妖怪的场面。画面中颈长如蛇的秃头妖怪长着三只眼睛,喜三郎一副见怪不怪的模样,手持烟头口吐烟雾,将妖怪呛得眉头紧锁,全然将妖怪当做娱乐。现实生活中,小野川喜三郎是活跃于十八世纪后半期的横纲力士,因力大无比被某大名雇佣为家臣。
和汉百物语《伊贺局》
这幅作品描绘了伊贺局遇到鸦天狗的场景。伊贺局是醍醐天皇妃子新待贤门院的女官,她遇见的鸦天狗是平安初期公卿藤原仲成的亡灵所化。画面中伊贺局手持蒲扇,毫不畏惧的模样与鸦天狗邪恶模样形成鲜明对比。
和汉百物语《源赖光朝臣》
这幅作品描绘了源赖光与土蜘蛛的故事。源赖光卧病在床,土蜘蛛突然从天而降掉到他的桌子上。在《平家物语》、《太平记》中均有记载源赖光消灭土蜘蛛的故事,相关浮世绘作品也有许多。
和汉百物语《华阳夫人》
这幅作品是和汉百物语里最为血腥的画作。描绘了摩竭佗国(梵国)斑足太子的王妃华阳天祸乱国政、屠杀良臣,最终引发政乱的故事。画面中华阳天手提人头站在血泊中,一副轻蔑的表情。传说华阳天与中国妲己、日本玉藻前是同一只九尾妖狐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化身。
和汉百物语《雷震》
这幅作品描绘了中国古典小说《封神演义》里的雷震子受太公望(姜子牙)命令支援周武王,击退千里眼高明、顺风耳高觉的场景。
和汉百物语《入云龙公孙胜》
这幅作品描绘的是《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杰入云龙公孙胜,画面中公孙胜站在巨浪滔天的海岸边挥舞宝剑召唤神龙。
和汉百物语《顿欲婆婆》
这幅作品描绘了日本广为人知的民间故事《舌切雀》的结局场景:贪婪的老太婆打开大葛箱,里面窜出数支妖怪,老太婆双手抱头几乎晕厥,具有令人会心一笑的讽刺效果。《舌切雀》讲了一对老夫妻与麻雀的故事。狠心老太婆因嫌麻雀吵闹剪掉它的舌头,善良的老头担心麻雀上山探望后,拿回了一个麻雀赠送的装满金银财宝的小葛箱。于是老太婆也效仿老头前往探望,离开时贪心地挑选了一个大葛箱,打开箱子后发现里面全是妖怪。
和汉百物语《主马介卜部季武》
这幅作品描绘了卜部季武在深夜的河边偶遇妖怪姑获鸟的场景。画面中卜部季武怒目圆睁毫无畏惧之意,姑获鸟反而失去妖怪的戾气。作品取材于平安时代末期的《今昔物语集》,卜部季武是源赖光旗下四天王之一,姑获鸟是日本传说中死去产妇的怨念化作的妖怪,后背有羽翼,腰部以下沾满鲜血,常常怀抱婴儿悲泣着出现在夜里。
和汉百物语《宫本无三四》
这幅作品描绘了宫本无三四在信州与一名修验道行者较量的场景,画面中修验者化身天狗企图飞走,武藏挥剑砍下天狗翅膀,在空中划出一条血迹。作品取材于江户时代著名小说《绘本二岛英雄记》,宫本无三四即宫本武藏,是江户时代初期武艺高强的剑豪。
和汉百物语《下部笔助》
这幅作品描绘了下部笔助站在瀑布前与瘸腿胜五郎的妻子初花的亡灵对视的场景。作品取材于人形净琉璃、歌舞伎《箱根灵验躄仇讨》。初花是瘸腿胜五郎的妻子,因支持丈夫报杀父之仇而被杀害。初花死后化作亡灵,在瀑布中祈祷丈夫痊愈为自己报仇雪恨。
和汉百物语《酒吞童子》
这幅作品描绘了酒吞童子在宫殿中饮酒作乐的奢靡场景。画面中酒吞童子被三位美人环绕,酒意正浓的观看着身前半裸女子和小鬼的游戏。酒吞童子是江户时代非常著名的恶鬼。
关于日本妖怪日未妖怪的起源可追溯至绳文时代(约5,年~4,年前)。那时的人们与自然的关联密切,许多无法解释的事件在他们心中经过恐怖情绪的发酵,成为了日日相传的“妖怪或神”。到了平安时代(年~年),日本天灾人祸不断,社会贫富差距极大,底层人民人心惶惶生活潦倒。在各方政治诉求与民间低气压心理下,“妖怪作祟”成了这个世界越发黑暗的理由,妖怪们被定义为与人同处于一个空间的存在。人们生活得小心翼翼,唯恐触犯某种禁忌招致鬼神报复。妖怪也逐渐转变成广大人民心中切实的信仰。为了对抗这些妖怪,平安时代不仅诞生出一支“官方”除妖队伍-阴阳师,还从中国引进了捉鬼大师“钟馗”。这样的氛围为当时许多文学创作提供了想象力与素材,比如《源氏物语》、《今昔物语集》、《日本灵异记》等。以此为背景,平安时代被称作日本妖怪文化的繁荣发展期。“妖怪(写作“妖恠”)”这个词也首次出现在了《续日本纪》和《本朝文粹》中。“天狗”、“怨灵”、“清姬”等是平安时代妖怪中最广为人知的存在。
《秀誉実山信士芝山内月界院葬》歌川国贞在日本,“鬼(おに)”的定义与其他国家都不同,通常被描述为头上长着一个或两个犄角,头发卷曲且细密,口含獠牙,爪子锋利,身着虎皮兜裆布,手持金棒力大无穷的巨人形象。因肤色的红、蓝、黑区分,被称为“赤鬼”、“青鬼”、“黑鬼”。日本鬼的形象大约在平安时代形成。由于丑和寅之间的方位称为“鬼门”,所以日本人据此发想,将牛(丑)与虎(寅)的特征加入,才有了鬼具体雏形。
《西游记孙悟空》
月冈芳年
这幅作品是一本小说的封面,描绘了“悟空吹毛变化出无数分身”的场景。孙悟空在日本是通过中国明代古典小说《西游记》的传入而广泛受到欢迎的角色。
《安珍清姬的故事》
杨洲周延
清姬对长相俊美的僧人安珍一见钟情,展开猛烈追求。安珍撒谎遁走,清姬穷追不舍,追着追着追出了蛇身。在道成寺两人终于相遇,安珍躲进大钟,清姬缠住大钟,执着的爱火熊熊燃烧,两人都烧成了灰烬。后来,“安珍清姬传说”作为题材在能剧、歌舞伎、人形净琉璃剧等舞台中传播演绎,清姬偏执极端的形象也被众多绘师描绘记录。
《雪月花之内》
镰仓时代(年~年)的日本逐渐恢复与中国宋代的文化交流。受宋代新佛教的影响,诞生出有社会背景、故事情节的彩色绘卷、白描绘卷,最终形成流行于民间且有着本土审美趣味的“绘卷物”。进入室町时代(年~年),受禅宗思想、宋元文化等影响,多种艺术形式并行发展,文化渗透入社会各阶层,有了审美和类型的转变,催生出特有的“庶民文化”。这一时期,也是日本妖怪文化发展的重点时期,妖怪们有了大规模脱离于文本详尽描述方式-绘卷与绘本记载。妖怪有了类似人的姿态、情感和诉求,与人的距离也更近了。《皇国自慢初陽因雲閣》
丰原国周
这套作品是丰原国周为歌舞伎绘制的役者绘群像展示图,其中出现了雷神(尾上菊之助饰)、猫妖(尾上菊五郎饰)等角色。猫妖是日本民间传说已久的妖怪,是一种是一种牙齿为双面锯齿型、有着两条尾巴、能直立行走的猫样妖怪。
《坂田怪童丸》
歌川国芳
金太郎是日本民间传唱已久的励志人物,也是庇佑小朋友健康成长的吉祥人物。相传很久以前,足柄山中深处,山姥和雷神结合生下金太郎。金太郎天生力大无穷,喜欢召集各种动物玩摔跤,野猪、熊都不是他对手。也因为善良温柔,深得动物们喜爱。金太郎从就小立志要成就一番事业,在山中持之以恒地进行着各种刻苦修行。后偶遇源赖光并得到器重,成为其手下“四天王”之一,取名坂田金时,参与击杀酒吞童子等事件功成名就。
日本民俗学者柳田国男说过,妖怪最大的特色是它们的善恶并非固定,而是由人类对妖怪的态度来决定。一如人类社会,一如芸芸众生,有善良者,有邪恶者,或许是因为它们有故事、有情感、有血、有泪,有太多太多和人类相似的地方,于是,一路走来,历久弥新。
《芝居絵玉藻の前》
歌川丰国
最初其名为藻女,为武士坂部夫妇收养,渐出落为美女。18岁时被钦点入宫,成为鸟羽上皇的女官,她貌美如花、温润似玉,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很快就得到赐名玉藻前。由于其的美貌和博识深得鸟羽上皇的宠爱,成为宫中最受宠的妃子,时光流逝,玉藻前凭着上皇的恩赏,权势越来越大。但不久之后,上皇突得重病卧床不起,天皇家的御医却无法查明病因,后由阴阳师安倍泰成(安倍晴明的孙子[来源请求])判明是玉藻前作怪,这位宠妃根本不是什么美女,而是一只白面金毛九尾狐。
日本江户时代是一个满是冲突的年代。一方面社会经济繁荣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质量提高;另一方面,人民夹在幕府闭关锁国的严苛统治与因西洋文化冲击下的动荡政局体系中,对于明天有强烈的不确定。“妖怪”成为人民纾解苦闷的出口,其定位也从“无法控制”的自然产物转变为一种反映当下人间百态的角色。恐怖属性被削弱,成了人为制造出来用以“享受恐怖”的娱乐化存在,遍布文学、绘画、戏剧、器物等媒介。与此同时,“浮世”一词也在这时流行起来,形容浮华却虚无的尘世间。以浮世为名的小说、绘制品、器物开始兴起。浮世绘作为描绘浮世生活、风土人情、故事传说等内容的作品,随着刻版印刷技术普及、出版文化发达,在民间形成购买收藏热潮。
《百物语之执念》
葛饰北斋
在江户时代,人们相信一个人的怨念会在他死后得到延续,人们认为那些报复心或妒忌心重的灵魂通常会以毒蛇的形式重新回到世间。
《百物语之笑般若》
葛饰北斋
笑般若是江戸时代的浮世絵中描画的长野县传说中的妖怪。据说是因女人的强烈的妒忌怨念形成的恶灵,般若住在深山中,每到半夜就去吃人,是一种专门抢夺小孩的女鬼,她会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可怕笑声。
《百物语之阿菊》
葛饰北斋
阿菊故事的原型,最初来自室町时代末期在播州(日本本州岛兵库县南部旧国名)一部名叫《竹叟夜話》的舞台剧。经过一代代传播,到江户时代广为人知。阿菊本是德川家武士青山主膳的女佣,因不小心打破传家宝“十个盘子”中的一个而被女主人斩断了右手中指。深感委屈的阿菊在半夜跳进宅邸的古井内自杀。从此以后,每晚井底都会传出阿菊亡灵数盘子的声音,数到第九个盘子时,阿菊会用凄惨的哭声大喊“还差一个”。当大家快要习以为常的时候,女主人的孩子出生了,而婴儿的右手,刚刚好缺少中指……时至今日,变成世界文化遗产的姬路城中,还留着阿菊当年自杀的古井,被称为“お菊井戸”,在姬路市內也有祭祀阿菊的“お菊神社”。
《爱猫五十三》
歌川国芳
展览现场
以上文字整理来自北京近日浮世绘《日本妖怪大展》黄话:美得要命"
吸血鬼都很美甚至是绝美不止是看上去很美要命的美。《郝看》文:郝国华
《黄话》文:黄桦
《爽乐》文:刘爽
摄影:郝国华
视频:刘爽
语音:黄桦
所以宅:今年拍荷花,一点儿新尝试。
往期精彩回顾所以宅:瞧,它宽大的皮囊里有条鱼!所以宅:换个姿势坐下所以宅:你见过和没见过的椅子所以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答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ly/7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