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微信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3799.html近期,多位鱼友遭遇了龙鱼离世的悲痛,他们几年的精心饲养,换来的却是无尽的遗憾。为了帮助大家从这些事件中汲取教训,并对应急情况有所准备,我们特此梳理了几宗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一、龙鱼跳缸事件
细品君曾亲身经历过两次龙鱼跳缸的惊险时刻:
第一次是在三年前,当时鱼缸的水质PH值为7.6,水温维持在29度。我喂给龙鱼一条蜈蚣,不料在9:30分时,龙鱼在吞食过程中,因蜈蚣体型较大而无法立即吞下,竟从鱼缸中一跃而出。我急忙用手去抓,但龙鱼体表的黏液太滑,难以抓住。情急之下,我找到一块湿毛巾,将龙鱼裹住并小心翼翼地放回鱼缸。此时,它已呈现头上尾下的姿态,呼吸急促,身体无法保持平衡。我立刻打开充氧机,加大充氧量进行处理。经过大约一小时的紧急救治,龙鱼终于恢复了正常。
而第二次跳缸事件发生在去年5月。在喂食后,我疏忽大意地没有关上鱼缸盖。结果,龙鱼趁机跳到了鱼缸附近的沙发上。幸运的是,这两次事件我都恰巧在家中,能够及时应对。然而,最近在论坛和朋友圈中,类似的跳缸事件屡见不鲜,有的龙鱼因此掉鳞断尾,有的甚至不幸离世。鉴于龙鱼具有跳跃的本性,我们必须提高警惕,确保缸盖的严密性和适当的重量,以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二、泥鳅的喂养风险
许多鱼友喜欢以泥鳅为龙鱼的食物,因为泥鳅营养丰富,有助于龙鱼的快速成长。然而,如果不当喂食,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泥鳅生命力顽强,龙鱼吞食后,它们有时并不会立即死亡,反而会在龙鱼的肠胃中挣扎,甚至钻破龙鱼的肠胃,导致其死亡。这种情况并非罕见,甚至有鱼友的罗汉鱼也遭遇了这样的不幸,着实令人惋惜。
为了安全喂食泥鳅,我们应首先在家中用容器暂养泥鳅,并在喂食前用重盐处理它们0分钟,以清除体表的粘液和细菌。待泥鳅变得半死不活时再喂给龙鱼,或者更稳妥的做法是用剪刀在其背部轻轻划一刀。
三、不当的大量换水
在龙鱼的饲养过程中,换水是必不可少的日常管理环节。然而,不恰当的换水方法却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无论是水质好还是坏,一次性大量换水都会使龙鱼难以适应,轻则导致生病,重则可能致命。由于短时间内水质发生剧烈变化,龙鱼的调节机制无法及时应对,进而导致免疫力下降。例如,近期有龙鱼爱好者尝试使用RO纯水饲养龙鱼,结果因水质转变引发7条红外线龙鱼立鳞生病,经久不愈。另有河北的龙鱼爱好者也遭遇类似情况,其龙鱼出现脊柱弯曲,几乎成为残龙。因此,在换水时,我们必须谨慎控制换水量,一般不超过总水量的/2,同时也要注意换水速度,避免过快。毕竟,有些龙鱼的死亡,往往源于我们的无知之举。
四、净水剂的潜在风险
在龙鱼的饲养过程中,净水剂常被用于处理鱼缸中的水质。这种净水剂能迅速与水中的悬浮颗粒结合,形成絮状物,进而通过过滤系统去除。与饮用水处理中常用的聚合铝类似,其原理相同,适量使用时并无问题。然而,若鱼缸中已饲养了龙鱼,则应避免使用净水剂。因为龙鱼通过鳃呼吸,其鳃部的毛细血管会大量吸收水中的氧气。这些絮状物极易堵塞鳃部毛细血管,导致龙鱼窒息死亡。因此,尽管净水剂可用于前期水质处理,但一旦开始饲养龙鱼,最好避免使用。需特别提醒的是,净水剂与水质安定剂是两种不同的化学物质。
五、虾之祸
喂食方法不当对红龙鱼的增艳效果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带来潜在危险。许多龙鱼爱好者因不恰当喂虾方式导致龙鱼肠胃受损,轻则引发肠炎,重则出现腹水甚至致命。因此,在喂食虾类时,务必去除虾剑以预防意外发生。
六、重病期的错误处理:
龙鱼在重病期若处理不当,极易导致死亡。在此阶段,应避免进行倒缸操作,因为此时的龙鱼生命力脆弱,无法适应水质的大幅度变化。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种有效的应急处理方法,这种方法曾多次挽救龙鱼的生命,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助益。
当龙鱼在重病后期出现翻肚、侧倒等危急症状时,可将其放入专为水族准备的水族专用塑料袋中,并使用原缸水进行救治。在此过程中,需特别强调的是,不可更换水质,水量以刚没过龙鱼背部为宜。接着,利用氧气瓶向袋内充入充足的氧气,然后封紧袋口,确保袋内保持一定的压力。半小时后,放出袋内的氧气,并重复上述过程2-3次。若龙鱼逐渐恢复常态,可适当放松袋口,减少氧气供应量,并将气管直接放入水中,让龙鱼在一段时间内逐渐适应。待其完全恢复后,再将其放回原缸,并继续保持充氧状态,逐渐减少氧气供给直至龙鱼能够完全自主呼吸。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mj/12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