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荨麻疹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210410/8833356.html夜钓有时候是钓鱼人没法避免的情况,相当多的钓鱼人在经历一天的工作劳累之后,也就只有晚上才能挤出来那么两三个小时到河边坐一坐。
不过在夏季夜钓可不是一件简单的小事,夏季的夜晚正是各类蛇鼠虫蚁频繁出没的时候,作为一名钓鱼人,了解这些潜在的危险并作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是很有必要的。那么除了各类毒蛇,我们在野外夜钓还会遭遇哪种生物的潜在威胁呢?
一毒隐翅虫
国内目前能引起皮炎的毒隐翅虫有三种:(黄足毒隐翅虫)(黑足毒隐翅虫)(奇异毒隐翅虫)这三种毒隐翅虫在国内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有很强的趋光性,很多夜钓的钓鱼人都会使用夜钓灯和头灯进行垂钓,无形中就有吸引毒隐翅虫的可能,毒隐翅虫的毒素胜过眼镜蛇毒的强烈接触毒素。
隐翅虫体液感染人体皮肤的途径一般是直接把虫体揉碎在皮肤上所致,称为直接感染;二是虫体的碎片污染了手指,再由手指去摸其他部位导致感染,称为间接感染;三是虫子隐藏在衣裤中,无意中不小心把虫体搓烂使毒液粘贴在上面,接触皮肤后导致感染。不管哪种形式的感染途径,都有一个搓揉的动作,这个动作是促成皮炎形状多样、受损面积大小不同的根本原因。所以在夜钓时遇到隐翅虫趴在身上,而又无法判断有没有毒时,千万不要用手去拍打,应该用嘴巴吹气的方式吹走、或者抖动把隐翅虫惊走。
二蜱虫
蜱虫附着在皮肤上,整个脑袋埋在皮肤里吸血的画面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蜱虫一般附着在人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寄生在动物或人的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阴部和腹股沟等处,若强行拔除,易将假头断折于皮肤内。
它的嗅觉极为敏感,能在几米之外嗅到宿主的气味,在夜晚通常会爬到1米高的树叶或草尖上等候觅食,当人和动物经过时,突然跳到人和动物的身上,伺机吸血。不仅可咬伤皮肤,而且是螺旋体、立克次体、病毒、细菌感染的媒介。这就是蜱虫咬伤人的病因。夜钓时尽量穿长袖长裤或购买相关预防皮肤涂剂。
三蜈蚣
蜈蚣生性喜潮湿的环境,多在夜晚进行觅食活动,蜈蚣的脚呈钩状,锐利,钩端有毒腺口,一般称为腭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伤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顺腭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毒素不强,被蜇后会造成疼痛但不会致命。
经常去夜钓的人碰到蜈蚣是很正常的,夜钓时千万不要穿凉鞋或者拖鞋,江河边的蜈蚣非常多,一不注意就可能爬到鞋面上,尽量穿水鞋。如果不注意被咬后立即回家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出现医院治疗。
作者曾经夜钓时就被蜈蚣咬过一次,当时由于天气炎热就大意穿了凉鞋去,结果当晚一只蜈蚣溜爬到我的脚面上,察觉到异样我立马惊坐了起来,甩开后用脚去踩,被扭过头的蜈蚣咬了一口,好在及时处理得当,只是有灼烧感和轻微红肿。
那么钓友们你们夜钓时有没有被毒虫咬获的经历呢?或者还有哪些毒虫具有很高的危险性呢,欢迎一起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mj/9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