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

高烧42度,女子郊游归来险丧命医生近期


        

晴晴雨雨,适合上山挖笋

不过,女子高高兴兴挖笋

回来后高烧42度险丧命

原因是……

挖笋归来,连烧三天就医

4月初,安徽黄山的孙女士和家人朋友相约上山挖笋。

46岁的孙女士从小就在山里玩,摸鱼挖笋,上树摘果,山里的一切,她再熟悉不过。

没多久,左边的小腿又疼又痒,不断抓挠,掀起裤脚一看,又红又肿。“啥东西这么毒,隔着两层裤子都能咬我?”

不过因为从小就被各种虫子咬过,孙女士也没放在心上,回家涂抹花露水后就休息了。

隔天起床,孙女士开始发烧,头晕,走路看不太清,人总是想往前倒。连烧三天,人都开始犯迷糊了。

家人还以为是甲流,一检测,阴性。

“已经烧到40度了,口渴得不行,喝水也没用。”

跨省就医

被咬五天了,后果很严重!

当地医生了解情况后,认为孙女士发烧是虫咬中毒导致,因为耽搁的时间太久了,提醒医院进行治疗。

家人医院时,孙女士已经烧至42度,精神状态极差。

皮肤科医生孟泽彬接诊后确定是虫咬伤导致,局部红肿,全身存在淡红色瘀斑,但患者就医较迟,还曾开刀清创,无法从伤口特点准确判断是哪一种昆虫。先进行抗感染治疗,并配合特色虫咬伤制剂以及红外线理疗,目前孙女士情况已稳定。

皮肤科副主任袁丞达解释,每年三四月,虫咬伤的病人数量都会增加,常见的就是蜱虫、蜈蚣、马蜂、蜘蛛等,一般是进行户外活动时遭遇虫咬,也有因为居住环境潮湿容易吸引昆虫,在家中不慎被咬。

一旦被咬后,务必及时就医。专业医生能够根据伤口更准确的判断是哪类毒虫咬伤,对症治疗。像孙女士这种属于拖了太久,被咬后第五天才进行治疗,已经产生全身症状,如果毒性再大一点,很可能危及生命。

医生提醒

“毒虫咬一下,毒素不得了,

如果不确定被什么虫子咬,

出现发烧,

就要提高警惕。”

专家提醒,随着气温升高,

很快就要进入各类蛇虫咬伤高发时段,

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蛇、防虫准备:

去户外穿着长袖长裤及高帮鞋子,避免在树林和草丛中久留,在植被茂盛的地区要戴好帽子、把裤腿扎紧。

毒虫喜欢躲在墙壁、地面和杂物缝隙中,日常对于家中不常接触的死角要进行定期的清理和消毒,并保持房间通风干燥。

如果家中养宠物,宠物出去玩耍时,虫子也会在“毛孩子”身上产卵繁殖,做好宠物的日常驱虫工作,防止二次叮咬。

如果是蛇咬伤,

可以记住以下急救措施:

不要惊慌,保持冷静。如果可以,尽量看清楚毒蛇的外观、花纹,以便医生可以针对治疗。

可以通过挤压伤口尽量挤出部分毒液,但不能切割伤口,若条件不允许可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

去除患肢的手镯、戒指、鞋子等受限物品,防止肿胀加重后导致进一步伤害。

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蛇毒扩散加快,同时尽快就医,早期注射蛇毒血清。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卢晓川

    

本文作者:辽沈晚报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邵竞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ms/1185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