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

汉朝的终结与新朝的崛起王莽的权力游戏


小皇帝刘箕子为了生母卫姬不能来京,还有舅舅被杀,一直对王莽怀有深仇。儒家大臣请求归政的声音虽然遭到王莽的恐怖手段镇压,但仍然前仆后继。王莽知道,这个问题必须彻底解决。

汉平帝登基第五年的冬天,皇帝主持腊祭,王莽向皇帝献上椒酒,并在酒中下毒。小皇帝毒发,床上辗转呼号。王莽即刻撰写祝祷文,向上天祈求用自己的生命代替皇帝一死。祈祷后,将祷文锁入金匮,放在金銮前殿,下令官员不得泄露。

王莽的行为十分蹊跷:这套古代周公的故事,问题在于,王莽的第一反应居然是写祷文,而非召太医、询问病情、准备汤药(当初他对王凤可是紧守病榻亲侍汤药)。因此,尽管《汉书》未记载“王莽鸩杀皇帝”,后世仍多认为王莽是幕后凶手。而汉平帝刘箕子虽不是第一个被弑的国君,却很可能是第一个被毒杀的国君。

无论如何,皇帝死了,国家不可以一日无君,该立哪一个?是否仍然立刘姓子孙?

就在这时,“异象”再次出现。一位大长安地区的地方官员奏称,水井里挖出一块白石头,上圆下方(象征天圆地方,暗示“天命”),上面有朱红字写着“告安汉公莽为皇帝”——这是史书记载的“符命”(一种预言下任帝王的神秘天书)的开始,王莽利用的是“儒家管地上,阴阳家管天上与地下”的说法。

王莽指示三公向太皇太后奏报此事。王政君知道王莽的意图,回应道:“这是欺骗天下人的手段,不可以施行!”

太保王舜对太后说:“事已如此,已经没人有能力阻挡王莽了。况且王莽也没要求太多,只想要一个摄政的名义而已。”

时势比人强,王政君无奈,只好下诏由王莽摄政。于是,群臣联名奏报:“我们请求,安汉公坐皇帝宝座,戴皇帝冠冕,穿皇帝衣服,坐北向南接受群臣朝拜。官员及平民都自称‘臣’‘妾’,一切如天子制度。祭祀天地的典礼中,司仪称‘假皇帝’,臣民称‘摄皇帝’,安汉公自称‘予’(不称‘朕’),发布命令用‘制’(不用‘诏’)。朝见太皇太后与帝、后时,仍称‘臣’。”

摄政仍是周公模式。为了演“周公佐成王”更加逼真,王莽挑了一个两岁的小皇帝——宣帝的玄孙刘婴,称号“孺子”(史称“孺子婴”),由王莽抱在怀里听政。若地下有知,不晓得汉武帝对这一切会作何感想。

王莽给刘婴的称号“孺子”,也有其来历。周公辅佐成王时,管叔、蔡叔曾散布谣言,说周公将对“孺子”不利。然而,事实证明周公忠心耿耿,绝无二心。王莽给刘婴这个称号,意在再次为自己贴上“周公”的标签。

尽管王莽一再标榜自己为“周公”,但所有明眼人都能看出,王莽不可能真正比肩周公。最简单的逻辑是,周公姓姬,而王莽不姓刘!

刘姓皇族中终于出现了一个不怕死的,就是安众侯刘崇。他与封国相张绍密谋:“王莽必将危害刘氏皇族,天下诸侯皆不认同他,但无人敢先动手,这是皇族的耻辱。我愿代表皇族率先讨伐王莽,各路诸侯必会响应。”张绍表示支持,于是两人募集数百人,进攻宛城。由于攻不下来,他们最终败退回安众。

这两个人的叛乱,却吓到了长安的亲族。因为造反通常会导致全族被诛。因此,张绍的堂弟张竦与刘崇的远房表叔刘嘉,一同到未央宫前自首待罪。王莽赦免了他们的罪,张竦代刘嘉上奏,歌颂王莽,声讨刘崇。奏章中写道:“我愿作为皇族表率,父子兄弟背着竹筐、拿着圆锹,驰赴南阳,将刘崇的宫室夷平并灌污水。拆毁他的宗庙,将宗庙里的祭器分送各诸侯,永为鉴戒。”

王莽见到奏章,大喜,封刘嘉与他的七个儿子为侯。后来得知是张竦执笔,再封张竦为侯。长安人民做歌谣讽刺此事:“想封侯,找张伯松(张竦字伯松);拼了命战斗,不如会写奏(章)。”

刘姓皇族既无骨气又无力量,下一个造反的是地方官。东郡太守翟义与他外甥陈丰密谋:“我身为丞相的儿子(翟义的父亲翟方曾在汉成帝时担任丞相,前后十年),又是一个大郡的太守,父子同受朝廷恩典,有责任为国讨伐逆贼,安定社稷。所以,我决定动员军队,向西进攻,诛杀所谓假皇帝,另行拥戴刘姓皇族为真皇帝。即使大事不能成功,身虽死而声名立,对得起先帝。你敢不敢加入行动?”陈丰那年才十八岁,年轻气盛,一口承诺。

翟义于是拥戴严乡侯刘信为皇帝,刘信的儿子刘匡被封为东平王,因此东平国的军队也一同举事。传檄天下:“王莽鸩杀孝平皇帝,自称假皇帝,想要篡位。如今天子已经即位,全国诸侯应当共同代天行罚。”大军抵达山阳时,已经有十余万人。

王莽得报后,惊惶失措,甚至连饭都吃不下。他发动所有的党羽和亲近之人,组成七个兵团向叛军进攻。太皇太后王政君对左右侍臣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虽是个女人,也知道王莽会吓得半死。”

近畿(三辅)地区听到消息后,二十三个县爆发民变。两名领袖赵朋、霍鸿自称“将军”,拥兵十余万人,向长安进军。一路烧杀劫掠,连未央宫都能看见火光。王莽再派留在中央的最亲信官员领军镇守要地。

王莽自己每天抱着孺子婴到城郊宗庙祈祷,朝会时仍以周公自况:“从前成王年幼,周公摄政,也有管叔、蔡叔叛变。古圣人尚且有此忧惧,何况我如此渺小!”马屁集团则一致宣称:“不经过如此一场大变局,不能彰显你的圣德!”

最终,两路叛军都不堪一击,乱事被先后平定。王莽下令挖开翟方进的坟墓,包括他们祖先的坟墓,将棺材全数焚毁。屠戮翟姓三族,连幼儿都不能幸免,所有尸体堆进一个大坑,用荆棘与五毒(蝎子、蜈蚣、蛇、马蜂、蟾蜍)掺杂,一齐埋葬。追缉余党的行动持续不断,“余党”之一王孙庆在逃亡七年后被捕获,王莽下令御医与刀工好的厨师一同下手,将王孙庆开膛破肚,挖出五脏,研究它们的构造和位置,还用竹签插入血管,探求经络终始……

平定叛军并残忍报复之后,王莽的信心陡然提高,决定对汉室施以最后一击。

王莽起初暗中派人,从远自边疆少数民族开始,制造神迹、祥瑞。随后,马屁集团也开始制造祥瑞。久而久之,王莽被这些虚假的迹象冲昏了头脑,不但自己深信不疑,还凭着自己的想象力加以渲染。

齐郡(现山东省淄博市)冒出一口新井,巴郡(现重庆市)发现一头石牛,扶风、雍城(现陕西省凤翔县)发现仙石。王莽下令将石牛和仙石运到长安,遗憾的是井无法搬移。

王莽向太皇太后奏报时,自己添加了许多内容:“广饶侯刘京上书说:‘七月间,齐郡临淄县有位亭长,某天夜里连续在梦中听见一个声音:“我,是天公派来的使节,天公要我告诉你,摄皇帝应当成为真皇帝,如果你不信,你的驿站中将会冒出一口新井。”隔天早晨,亭长巡视驿站,果然地上冒出一口新井,且深达百尺。’十一月冬至那一天,巴郡发现石牛;六天后,雍城又发现仙石。我下令将它们送到长安,放在未央宫前殿。我跟安阳侯王舜一同检视,忽然刮起怪风,尘土飞扬,天昏地暗,风停之后,石头前面出现一块铜牌,上面有文字画,写的是‘天帝符信,呈献者应封侯’。臣王莽不敢接受如此天赐(真皇帝),只请求在祭祀与奏报太皇太后时,称‘假皇帝’,号令天下时,就不再称‘摄’。因此,今年的年号应由‘居摄三年’,改为‘始初元年’。”

自称“假皇帝”与“称制不称摄”,实际上之前已经实施,但改年号的意义却大不相同。马屁集团揣摩王莽的意图,纷纷上书,提出各种理论与方法,希望帮助王莽“解套”——去掉“摄、假”的外套。

马屁冠军由名叫哀章的士人赢得:他制作了一个铜柜(金匮),里面放了两张信笺,一张画着“天帝行玺金匮图”,另一张写着“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赤帝即刘邦(当年斩蛇起义有“赤帝子杀白帝子”神话),而“某”是避高祖刘邦的名讳(不能称“邦”)。信上明言:王莽应即位为真天子,太皇太后应遵守天命。图上更画了王莽及他的亲信八人,还有另外两人及哀章自己共十一人,都加上了官爵头衔。

金匮制作完成后,哀章将其送到高庙(汉高祖刘邦的祭庙),交给高庙仆射(祭庙主管)。仆射上奏此事,王莽亲自到高庙向金匮叩拜,然后戴上王冠进谒太后。回到未央宫,登上前殿,发布文告:“今天开始,奉天帝与高帝之命继承大统,并改国号为‘新’,明年的年号定为‘始建国元年’。”

西汉帝国由此结束。然而,“新朝”是否真正拥有天命,仍然是王莽自称的。长安城内虽然没人敢违抗,但新朝的政令如何能行于天下,还需解决一个技术性问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ms/1228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