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

土壤微食物网及其生态功能


鲍雪莲,女,博士,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秋天满地的秸秆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了,它就是成熟农作物的茎秆。在城市里,清洁工会把所有的枯叶都清除掉,而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这项工作是由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小回收清洁团队完成的。对于这些土壤中的小动物来说,死亡的生物是它们的食物来源,它们靠吃掉枯叶和死去的生物体从而对其进行回收利用。当土壤里的小动物排除代谢废物(其实就是排便)时,它们会释放出可以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又或者,小的土壤动物被大的土壤动物吃掉,这就可以促进大动物的生长。这个过程可以让养分循环利用,是帮助植物生长的关键。因此,了解土壤中“谁吃了什么”或者“谁吃谁”是理解这种循环机制的关键。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土壤中都有谁,土壤学家常将土壤比作地球的活的皮肤。正是由于土壤生物的存在,土壤才能像生命一样充满活力。蚯蚓在土壤中蠕动,昆虫在土壤中安家,更别提不计其数的土壤微生物了,好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仅以土壤微生物而言,一克土壤中就能有多达几亿到几百亿个微生物,多如银河系中的星星。而在我国土壤动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据统计,共鉴定出科种土壤动物。根据体型大小,可将土壤动物分为:小型土壤动物,中型土壤动物,大型土壤动物和巨型土壤动物,如下图所示:根据食性,可将土壤动物分为:腐食性土壤动物、植食性土壤动物和捕食性土壤动物。食真菌和腐食性土壤动物(如跳虫、甲螨、线蚓等)在土壤中参与包括分解、混合土壤、形成团聚体等众多生态过程;捕食性土壤动物,如中气门类螨,可通过捕食行为,调控低营养级土壤动物密度,也间接的影响着土壤的分解进程。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土壤中“谁吃了什么”,“谁吃谁”,这就组成了土壤的“食物网”。在土壤中,基本的食物来源是植物和其他生物体的死亡组织(任何大小的枯叶或土壤生物体)以及植物的根,这些基本的食物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所消耗,它们被称为初级消费者。而真菌和细菌本身是较大生物如原生动物、线虫、跳虫和螨类的主要食物来源。这些较大的生物又被更大的捕食者如蜈蚣和蜘蛛吃掉。同时蚯蚓主要以真菌和细菌为食,但它们以一种更特殊的方式,将细菌和真菌连同土壤一起吃掉。这就是蚯蚓的过腹还田,随后吃进去的土壤蚯蚓通过粪便的形式排出来,这就是所说的“蚓粪”,蚓粪是非常好的有机肥。为什么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ms/644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