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朋友是小学老师,有一回,她来到我家,我问她:你们班里那些优秀的孩子都是怎么学习的?我家孩子学习成绩不高不低,我帮他问问,怎么样才能够提高成绩。
朋友笑了笑说: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上课认真听讲,放学后认真地写作业,又不会的就问出来,这样就可以了。我们班里那些成绩优异的孩子都是这样学习的。
我说:就这样吗?可是我家孩子也是这样学习的呀,怎么他的成绩就很一般呢?
朋友摇了摇头,说:不不不,同样是听课,每一个孩子的表现几乎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可以长时间集中在课堂上面,而有的孩子却会外界环境所影响。同样道理,写作业的时候,有些孩子能够专心致志地完成作业,而有些孩子写几个字都要开一下小差。
这就是区别所在了。成绩优异的孩子专注的时间长一些,而那些成绩没那么好的孩子却很难专注。你想一下你家孩子写作业时的场景,就几乎能够判断孩子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表现了。
听到这里,我想了想孩子平时在家写作业的表现,还真就发现,孩子写作业时总是容易被外界环境干扰。写一会儿作业,就要跑出来干点别的事情。
我相信,不仅是我家孩子,也许其他一些家长也有与我类似的体验。专注是成功人士的标配品质,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了。
专注的必要性:学必专静,而后能有成
不管是某个行业的领先者、佼佼者,还是一些知名的艺术家、科学家,他们都有着高于常人的专注能力。
英国有这样一句谚语:一只狗同时追赶几只野兔,必然一只也抓不到。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我年轻时就希望,能在别人注意不到的角落安静地专注于研究。结果如何呢?看看我的现状你就知道了。
关于转折,这里还有一个这样的小故事: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有一次参加朋友们的聚会,与会的都是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主持人发起了一个活动,请每个人写下一个自己认为最重要的词,然后与其他人互相交流。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不约而同地写下了同一个词:专注。
专注这个词,通常包含两方面意思:一是人生规划方面的含义,指把自己的事业选定在某个领域。
比如百度的CEO李彦宏,从大学时代算起,20多年来一直专注于网络搜索,从而一度使百度的搜索业务占到市场份额的70%以上。
有一句这样的话:学必专静,而后能有成。意思就是指,如果孩子你要学成某个知识,那么你就不先学会安静。这里的安静更多指的是专注时内心的平静。
可以说,专注力是每一个成功人士身上的标配。
高度专注是成功的基础,专注会给孩子带来哪些转变呢?
高度的专注能力是成功的基础、是成功的标配。而且,专注这个品质会随着人们投入时间的增长而变得更加容易。也就是说,若是孩子能够在小的时候就拥有专注的意识,那么孩子长大之后,会更加容易养成专注的习惯。
究竟,专注会给孩子带来哪些转变呢?或者说,那些专注的孩子身上有哪些特质呢?
1、学习层面:摆脱拖延症,提高学习效率
我的孩子的专注力就不够强,专注力弱的一个缺点就是会表现地特别拖延。孩子在写作业时,刚开始还能聚焦到作业本上。写了几道题目之后,孩子就要跑到客厅去拿点吃的。过了一会儿,孩子又会趴到阳台上,去看看外面路过的人。
结果,明明是两个小时就能够完成的作业,硬生生地被孩子拖到了四个小时。
相反,那些专注力较强的孩子的表现却让人吃惊,因为高度的专注,孩子较易进入深度的思考状态。结果,两个小时写完的作业,他们采用了一个小时。
2、思维层面:保持独立思考,形成深度的思维
法国著名的昆虫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天夜里,他提着灯笼到田野里去观看蜈蚣产卵。连续看了很长时间,他发现周围好像变亮了,原来是天亮了。
还有一次,法布尔爬到树上去观察昆虫挪动。过了一会儿,有人大声说:有小偷,抓住他,别让他跑了。
这些例子,都可以看出法布尔异于常人的专注力。正是因为这一段段专注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他最终才写出了《昆虫记》这一篇著作。
同样的,若是孩子的大脑中已经产生了专注的思维,那么父母就会发现,孩子会在专注的时间段里变得非常地安静、严肃,孩子会沉思。愿意经常思考,这已经为孩子形成深度的思维打下了深厚基础。
3、性格层面:保持平稳心态,遇事不骄不躁
拥有一定专注力的孩子在遇到事情时,他们不会表现地那么惊慌失措。我曾
经就见过一个成绩优异的孩子,遇到问题,他虽然也有表现出担忧,但是很快地,他就平复了自己的情绪,认真地去思考和分析问题。
在人们看来,经常专注于某一件事情的孩子是一个寡言的人。他们虽然不说话,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孩子就是不善言辞的。优于同龄人的专注力,会让孩子经常保持着一种平稳的心态。也正是这份心态,让孩子能够在面对问题时,表现地不骄不躁、不慌不忙。
利用专注力游戏,玩中锻炼孩子注意力
如何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呢?父母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小游戏来锻炼孩子的注意力。这些游戏可以让孩子同时做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
1、游戏一:听字训练
什么是听字训练呢?顾名思义,就是父母为孩子念一段文字,然后选择这段
文字中出现较多的字,并把这个字告诉孩子。孩子要做的就是在父母念出这段文字时,准确地计算出这个字出现的次数。
也就是说,孩子在听到这个字时,就要做一次标记。
举例:计算一出现了多少次。
有一天,天气非常好,阳光灿烂,小猴的心情非常好,想去散步,可刚一出门就被一块小石头拌倒了,小猴很不高兴,一边走一边低着头,可刚一抬头,就看到一棵桃树,小猴高兴极了,一下子就爬到树上吃桃子,树下过路的兔子说:猴哥哥,你能把我拉上去吗?我也想吃桃子。
小猴说:好吧,我把你拉上来吧。
小猴把小兔拉了上来,他们两个一边吃桃一边说:桃子真甜真好吃啊!我们以后每天都来吃。他们一边吃甜甜的桃子,一边欣赏着美丽的风景,情不自禁地说:这儿真美啊!
2、游戏二:词语思维训练
这个游戏与上面那个游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就是父母念出一串词语,并让
孩子在这串词语里面挑选出符合问题的词语,并且记录下来。
整个过程中,孩子必须要认真听父母说话,才能够得到正确的答案。这不仅考验孩子的专注力,还考验孩子的记忆力、手速。
比如说:说出下列属于家具的是。
凳子课桌洗衣机篮球电视机自行车书包电冰箱作业本葡萄空调电风扇电话机被子杯子钢笔手机篮球羽毛球打火机飞机刀剑
注意一点,父母要根据孩子写字的速度来调整自己念字的速度。
当然,父母也可以换一种方式,就是每念到一个家具的名称,孩子就举手。更加高级的玩法就是,把这些词语都换成英文,让孩子听到对应的家具名称之后举手。
这样,孩子不仅能够培养专注力,还能够多学几个单词和提升听力水平。
3、游戏三:找数字游戏
第三个游戏就是找数字游戏了,这是一个在心理学上比较常见的游戏。
这个游戏是这样的:在一张有25个小方格的表中,将1-25的数字打乱顺序,
填写在里面,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要边读边指出,同时计时。
研究表明,7-8岁儿童按顺序导找每张图表上的数字的时间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张图表的时间大约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缩短到十几秒。
父母可以为孩子都制作一些这样的表格,让孩子多加训练。这样一来,若是孩子每天都能够训练一遍,那么我相信孩子的注意力水平一定能够上升。
专注力是每一个成功人士的标配,但这并不代表它很难获得。只有父母带着孩子多加练习,我相信,孩子就能慢慢地养成专注的习惯。
我是奶果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育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够有助于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孩子能更好地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nj/10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