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

侵犯自然生态,无知的猎奇和贪欲,是十分危


文/屈明

抓捕河边的野生蛤蟆

几年前冬季的一天,我们一行人在江边行走,远远看见几个人在树林边忙活,只见他们翻开石头,然后用火钳夹着个什么东西,放入不远处的一个袋子里,鬼鬼祟祟。我们十分好奇,走近一看,原来是在寻找冬眠的蛤蟆,抓住后交给来收购的一个人,五元钱一个。那人就在远处,目光躲避着我们,十分警惕,脚边不远处放着几个已装满的蛇皮袋子,袋子还稍微有些蠕动。此人收购蛤蟆后,是用于牟利,还是成为餐桌上的菜肴,就不得而知了。

每年初春,汉江里到处都是蝌蚪,当蝌蚪变成蛤蟆后,开始争先恐后的爬上河岸,进入树林、芦苇丛中,晚春和夏季的夜晚,可以听到阵阵的蛤蟆叫声,那时走在绿荫小道上,常常会突然从脚边跑出几只受惊了蛤蟆,迅速地穿过小道钻入草丛不见了。这些蛤蟆到了冬季就在石头下或土洞中,原以为在自由的家园非常安全,没想到还在冬眠就被抓住装进了袋子,被这些人用来牟利。蛤蟆何罪?

掏挖林中的知了

这两年夏末秋初的傍晚,在江边散步,忽地发现在树林里出现了许多的人,一手拿着盒子,一手拿着手电筒,一会儿抬头盯着树上,一会儿盯着树下,在地上的小洞里掏挖,明显是在寻找着什么,还不时地用手或夹子将搜寻的东西放入盒子。

待走近一看,才知道原来是在寻找知了,他们捉了这些知了,带回家去,不知是为了寻找蝉蜕牟利,还是将知了加工后,做成一道美味。这些人以家庭为单位天天乐此不疲,无知无畏。

诸位,我们现在的餐桌已达前所未有的丰富,难道还满足不了人们贪婪的口腹之欲吗?还要去无端祸害一个小小的昆虫!

一个美食者的忏悔

有一年堂弟带我们去一个山区小镇上玩,小镇近年来声名鹊起,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镇上有他一个战友,复员后原来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后来提前退休,回家创业了。在小镇上修了一幢四层小楼,一面做家庭旅馆,一面做着钢膜租赁,还承包了一座山,在山上种植潴留和天麻等中药材。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收益不错。

我们游览完古镇,他就非常热情地一再邀请我们去家里做客。一见面,这位大哥很是健谈热情,一看就是个能干人,但有一个特征就是他不和人握手,仔细一看,原来他的手关节、膝盖,都长着一些肉疙瘩,确实令人有点吃惊。

听他一说才知道,他提前退休后,由于人缘好,头脑又聪明,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很快就有了些积累。同时也犯了嘴馋的毛病,什么青蛙、蛤蟆、蛇、野兔、蜈蚣、知了、野鸡等,在这个山区里,凡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据他说没有他不曾吃过的,那真是尝遍了各种“美味”。可是好景不长,渐渐地各种疼痛、不适也找上了他,所有的关节处逐渐长出了疙瘩,无名的难受也如影随形,痛苦不堪。看遍了镇、县、医院,都是无能为力,查出来的只是尿酸过高,属于痛风症,医院抽出疙瘩中的液体,但也只是暂缓一时,一两个月之后,一切如初。

他由衷地感到忏悔,并一再给我们说:其实我们日常吃的大众食材才是最有营养、最安全、最无害的食物,因为这都是人类培育、实验、选择的结果,那些被淘汰的物种其实都是对人类有害或不安全的。可惜由于当初的无知和愚蠢,才造成了今日的后果,真是悔不当初!

后来过了不久,听堂弟说,他那位战友已经去世了,年龄还不足50岁,令人惋惜。

现今还有一些人热衷于吃野菜,又将其纳入了餐桌,这也是十分危险和不可取的。那些所谓的野菜本身都是被人类的从食材中抛弃和淘汰掉的,只有在过去饥荒保命之时,不得已才被用来果腹。其实它们如今要么被农药或重金属污染,要么本身就含有有害物质。

今天的社会,我们在科技、文化、食品都有了巨大的进步,烹饪的工具和方法也更加丰富,但仍然有许多人的观念却停滞不前,没有跟上时代,过分地追求口腹之欲,甚至四处猎奇,不惜冒险,以至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其实都是无知和愚蠢的结果。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nj/1174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