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

乐视爵迹抹杀郭敬明标签,与郭为伍究竟


月黑风高夜,幽怨弥漫时。前有王宝强撕马蓉,后有郭敬明晒乐视。

8月29日凌晨,郭敬明发微博控诉乐视影业发行部门,称其擅自抹去《爵迹》电影海报上“郭敬明导演作品”字样,是对其署名权的侵害和对本人极大的不尊重。一场撕逼大战鸣锣开鼓。虽然该微博发出后迅速被秒删,但精明的吃瓜群众熟知贵圈套路,早已截图留念。

到清晨6时,郭敬明再次更新微博,表达了一番为了《爵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献身精神。上午9时,乐视影业CEO张昭

该条微博,表示“在试错中成长”,疑似和解,一场好戏尚未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这个事件最微妙的地方在于,郭敬明在微博中透露,乐视这样做的原因是:弱化郭敬明电影这个标签,因为有不少人讨厌他,因此会影响票房。“我听完这个解释非常难过,确实我被很多人讨厌,确实很多人听见‘郭敬明导演’这几个字会嗤之以鼻,但无论如何,爵迹也是我两年来的心血,无数个通宵达旦的奋斗,辛苦地工作。也许我确实拍得不够好,也许我的导演水平确实有限,但不管怎么说,这也不能抹杀我作为这部电影导演事实的理由,我有权利在电影海报上署名”。

看上去,乐视方面的确是“稻粱谋”的精明算计,而郭敬明的回应倒是有一番“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的告白。那么,与郭敬明为伍,究竟是多么一件“羞耻”的事,竟然让乐视如此“痛下杀手”?

舆情汹汹惹不起,早有彭浩翔被雪藏先例

众所周知,作为中国“粉丝电影”的代表,郭氏电影卖的就是“郭敬明”这三个字。尽管现在的IP潮流看上去是“内容为王”,其实是“内容生产者”为王。天下霸唱《鬼吹灯》系列影视改编取得不错成绩,他众多不知名的作品也纷纷卖出改编版权,甚至他早年的处女作《迷航昆仑墟》改编的网剧也被卖出单集千万的天价。从“贩卖郭敬明”到“淡化郭敬明”,乐视的这种翻覆突变无异于打脸。

不过,也可以理解乐视的做法。影视宣发的意义就是利益最大化,从最基本的舆情分析,得出“淡化郭敬明标签”的结论也符合商业逻辑。无独有偶,早在年,由华谊出品的电影《撒娇的女人最好命》在宣传过程中就直接把导演彭浩翔雪藏了,从头到尾都是主演周迅、黄晓明抛头露面,不见导演踪影。

原来,当时港陆关系紧张,以彭浩翔、黄秋生、杜汶泽为代表的香港艺人因为积极发表意见,被认为是对大陆不友好人士,遭到网民抵制。漩涡当中,由彭浩翔导演、杜汶泽参演的电影《人间小团圆》票房惨淡,这给了《撒娇的女人最好命》宣发教训:彻底淡化彭浩翔三个字的标签,结果该片取得了2亿多的票房,华谊的小算盘初见成效。

然而,作为一名“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好公民,郭敬明“何德何能”,能够成为第二个因公众舆论而要被剥夺署名权的导演?

《幻城》口碑滑铁卢,成为压垮《爵迹》宣发最后稻草

众所周知,郭敬明一路走来,一直是谤中取利。大众媒体上的郭敬明形象多数是负面的,作品抄袭、三观不正、拜金主义、趣味低下……都是贴在他身上的标签。发表类似“我是郭敬明的一生黑”的言论多半是会找到不少击掌的同类。印象中只有一次,郭敬明被主流媒体待见,那就是他是《南方周末》评选的年中国梦践行者之一,而这也成为不少人眼中《南方周末》的黑历史之一。

在这份经常忧国忧民的报纸上,郭敬明被放置在了“民意”这样大的命题之下审视。当时的文章写到,“民意只与政治有关吗?当今大数据时代,可以用另外更时髦的词解读民意,那就是粉丝。粉丝就是商业价值和生产力。拥有众多粉丝的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敬明、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在民意章节被致敬”。

姑且以民意论之,民意也总是在发生着变化。去年暑期,《小时代》系列的收官之作不等郭敬明排上之前的加长版,就已经被《捉妖记》、《大圣归来》挤出了舞台中心。这被不少从业人士认为终结了中国电影市场具有转折意义的一次事件。而在今年暑期,改编自郭敬明同名小说的玄幻剧《幻城》尽管投资3个亿,但是口碑遭遇了滑铁卢,豆瓣评分仅为2.9,收视也未引发爆点。

从制作上来讲,尽管有不少瑕疵,《幻城》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怎么也不至于2.9分的超低评价,郭敬明的个人标签为之贡献了最大限度的黑。事实上,郭本人只是挂名该剧艺术总监,配合一些媒体宣传,人们依然不依不饶,怒称:选择和“抄袭者”合作也是不道德的。

可以想象,《幻城》的暑期档覆没成为压垮电影《爵迹》发行方的最后一棵稻草,作为2C的电影,资金回收自然比2B的电视剧更受舆情影响。加上今年暑期档影市整体不振,也令发行方为国庆档揪心,最终作出“淡化郭敬明”的决策。

署名权只是个噱头,关键在于触碰了小四的敏感神经

尽管有人认为此次郭敬明撕乐视是片方的炒作行为,但笔者不同意这种看法,用自己最在意的名声去搏出位,告诉世界队友“以我为耻”,这也太具有“敬业奉献”精神了。假如是炒作,也不应该是浅尝辄止,迅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应该是内部协调出现了问题,乐视方面单方面做出了决策。

即便是针尖对麦芒的撕逼,这件事也很难成为法律意义上的侵犯署名权。之前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芈月传》署名权纠纷,真正到了法庭诉讼,争议焦点也集中在了海报、片花上未给编剧蒋胜男署名。这个案件目前还未有宣判结果,但一般意义上来讲,署名权是基于作品的,离开了作品,无从谈起署名权。

影视宣传还是基于“卖点”去做推广,就比如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张纪中离婚案,樊馨蔓就给媒体单方面爆料,称张纪中本人是无才之人,名声都是她为他经营起来的。实际上,多数人都会有错觉,认为张纪中是大陆一系列金庸剧的导演,其实他只是制片人,用他妻子的话,还是没怎么干实事的制片。但之前建立起了张纪中的品牌,宣传点自然而然会落到他身上,反倒是其他主创沉寂无名。

《爵迹》网友评论

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郭敬明此次微博发难关键不在于乐视抹去电影海报上他的名字,而是赤裸裸地被告知:你太惹人厌,会影响票房,我们也是这么认为的。对于一个“天才少年”来说,这是自尊心方面粉碎性的打击。

贩卖“郭敬明”这三个字,这招到底还灵不灵,还得等电影《爵迹》上映之后才能够得知。

主编、记者

工资翻倍、送股份!详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三大媒体矩阵

更加垂直,更多干货,信手拈来!

原创内容,转载请附上版权信息及作者署名

“新剧观察”已入驻今日头条、百度百家、一点资讯、36氪、网易号等渠道,覆盖娱乐产业核心人群

投稿、商务合作、加群,请联系:

邮件:xinjuguancha

.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权威医院
治疗白癜风最好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nj/122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