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

怎样学好语文并终身受益


01

产生兴趣

和任何学科一样,想学好语文需要你对它有兴趣,至少不能讨厌。

如果你对语文这个学科没有兴趣,可以把这个学科的内容分割成其他很多的模块,比如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理解,和写作,然后选择一个自己喜欢或擅长的模块攻坚克难,保证在每一次的考试中这一项都不怎么丢分,这样你就会慢慢地变得自信,找到这个学科的感觉,从而喜欢上语文这个学科。

我自己其实基础知识这一块一直不是太好,但是从初一起作文就经常被当范文读,各种被老师同学表扬,有一次考试作文还拿了满分哈哈。所以自我感觉对语文很擅长,也很乐意学。中考复习时着重注意了一下基础知识的背诵,最终中考语文拿到了的高分。满分是,应该只有作文扣了两分。(中考语文成绩太令我骄傲了,可能会吹一辈子哈哈哈哈)

02

养成熟读、背诵的习惯

基础知识这一块,除了背诵与温习别无他法。即使在大学,我上学期修,教授也要求我们去大量记忆。基础知识包括语文中的音形义,基本概念,文学常识,要求背诵的课文及古诗词,以及文言文相关。这些东西零碎而又重要。我建议大家每天都抽出一点时间记忆当天学习的语文的知识点,不要都堆到学期末。内容太多了,很难背。

怎么记忆呢?两个方法。一是读,反复读。丰子恺先生的读书法被称为“二十二遍读书法”,他对一篇好文章,前前后后读22遍之多,并深有体会地说,把文章读熟后,就会渐渐地从唇间背诵出来。多读成诵,非常适用于背诵课文,古诗词,文言文等成句类的内容。

二是强记,就是有目的地要求自己进行记忆。适用于如语文字词,文言文的注释。这些内容理解了的要背诵,暂时不理解的也要加以记忆,并在使用中重新巩固记忆。背诵后更易理解,理解后也会记得更牢固。久而久之,你的大脑的记忆速度会越来越快,而且会养成乐于记忆的好习惯。

课外呢可以记一些好词佳句。其实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多读成诵。如果你觉得一段话,一个句子或一个词很美,多读几遍你就很自然而然地记住了。如果孩子能在记忆的黄金时间(16岁之前)记诵大量的语言精华,那他就会奠定非常坚实的语文根底。

03

大量阅读

博览群书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

你会发现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几乎都特别喜欢读课外书。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在写作上有突出的构思,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见地,谈吐间有超出他人的见识。

语文考试中的两大块:阅读理解和写作,都离不开多读书。理解能力是一种语文素养,它不会像识记能力那样易于形成,需要你耐心的长期积累。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多研读一些名家经典散文,读后揣摩作者想表达的中心思想。这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很有帮助。

写作方面,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读叙事类的故事或小说可以促进语感和描写能力的提高。读书过程中你会自然而然地进行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书读多了,写作文的时自然就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

拿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说,小时候父母可能有给我讲童话,我不太记得了。但我非常鼓励你从孩子出生后,每天给孩子讲童话,比如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用完型填空的形式讲效果最佳。成功案例请看杜江的儿子——嗯哼,语言能力极强。

小学时学校每学期都会要求我们读几本课外必读书目,基本上都是名著。我觉得学校这点做得特别好,培养了我阅读的习惯。

我完全开始自发读书是从小升初假期,最开始是读流行文学,郭敬明韩寒夏茗悠,各种言情小说;渐渐地也开始读一些相对严肃的作品,比如三毛,笛安,七堇年。杂志也读,最常买的是《儿童文学》《文艺风赏》《格言》《漫客·绘心》《看天下》,基本上期期都买。

所以你可以想象我初中三年真的是读了挺多书。基本上每天放学都会去买书,放学回家也会看,假期也会看,有时候上课也看(这个大家不要学习,上课还是要认真听讲的)。总之,是一种看闲书到了老师和家长觉得很有问题,会影响学习的程度。但这个过程真的对我的语言学习和个人成长很有帮助。

初中时我每天接触的只有老师同学,和生活稳定幸福的家庭成员。读书是我去理解外面社会的唯一途径,让我去理解和感受那些我在现实生活中不会遇到的事,所以它对我的个人成长非常有意义。在文学方面,当我读了很多书后,会被激起表达的欲望。那时候经常写日志(90后的记忆——QQ空间),写了很多现在回头看矫情得不得了的东西,但这个过程真的极大的提高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04

走进社会生活

想要读“懂”一篇文章,不是读几遍就能做到的。文章看了不懂,说明你跟作者的思想不在同一个轨道。不是说只有鲁迅懂文章立意要深刻,我们也懂;但因为我们的思想没有鲁迅深刻,所以我们很难读懂他的文章,也写不出他那样深刻的文章。孩子读不懂文章,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基本的生命态度、认知状态跟作者之间相差甚远;离得越远,不懂的就越多。所以每个字他都认识,放在一起就不懂了。

孩子的认知状态是靠很多力量潜移默化形成的。可以说从出生开始,每一篇文章,每一件事,都在促进孩子真实的成长。

因此,我们要培养孩子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只有你做生活的有心人,敏锐且拥有同理心,才能理解别人的文章,自己才能写出好文章。

学写作文,其实是学习如何对待这个世界。by孔庆东

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写作,是因为他非得使用某个写作手法,不“借景抒情”就憋得难受;而一定是因为他有了想法,不吐不快,所以才要说话,所以才会在写景时自然地带上了他的情绪。

所以学写作的方法,远远不如学重要。我们写任何文章之前,绝对不会先去列写作方法,列出五条方法来,用一个我勾一个,最后五个都用完了,文章完成了。

人为什么要写作?

写作不是为了培养作家的,是和买花一样,用来提高生活品质的。在你情绪充沛时,你会有强烈的表达的欲望,不吐不快。

写作帮助我们留下快乐,留下悲伤,留下让我们感动的细节。

我们为什么被要求写议论文?

因为这个世界有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价值导向。有些道理需要说清楚,有些人需要被保护……在辩论中,你能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个世界,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的生活。

如果是为了吵架,那不需要议论文,哪怕你就重复一句话,只要坚持到最后,你就赢了。

对孩子写作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是唤醒,让孩子感受到,文字是有生命力的。

孩子只要感觉到写作这件事是有意义的,对自己对别人都有重要作用,方法会无师自通——他写不好就会想招,直到把自己的感受写尽了为止。

这个其实就和谈恋爱一样。你平时觉得:哎呀,没谈过恋爱不知道怎么表达喜欢,也不知道怎么发展感情。但当你有一天碰到一个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喜欢的人时,你就会发现你无师自通了。即使你是一个很羞涩很内向的人,也会有很多方法让他感受到你的情意。

同理,当孩子了解写作的意义和价值后,当他享受开始这个过程,所有的方法都会自然生长出来。

特此注明第四点的部分阐述引用了新华网张棻的文章,点击下方即可查看。

希望以上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祝你有一个美好的一天??

Vivian

谢谢打赏~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的最佳方法
白癜疯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nj/267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