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

新大佬郭敬明的幕后推手现在要来挑战中国式


文/邓琳

编辑/小雅

打造了《小时代》系列,也投资了《北平无战事》,和力辰光创始人李力的选择很有趣。刚刚过去的上海电影节上,他再一次拿出这样的搭配:左手郭敬明新作《爵迹》,右手张杨导演《皮绳上的魂》,商业、艺术一个都不落。

“所有的电影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都会去换位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去看这个电影?导演拍这个电影的感情点在什么地方?”在李力看来,这个过程相当迷人。

采访在大厦22层进行,李力背对着窗户坐在桌子边,窗外是雾气濛濛的上海街景。那段时间正是和力辰光挂牌新三板后不久,采访期间李力放在桌上的电话响了至少五、六次。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过于忙碌而需要提神,他手里的烟一直没断,半框眼镜下的眼神满溢着连轴转的疲惫与亢奋。

做金融出身的李力跟传统的影视人完全不同,兼容着金融人的精明和电影人的文气,这恐怕也是他既会选择郭敬明做纯商业电影,也会跟张艺谋、张杨合作文艺片的原因。在他的理念下,短短几年时间,和力辰光就完成了高额融资,挂牌新三板,最近又转战IPO,在资本的领域一时间可谓风生水起。

与此同时,商人的本质也让风险意识贯穿在他的整个思维模式里,当他以跨界的身份同时成为两个领域的专家时,发现了外行投资人们对纷杂影视圈的疑虑,于是他提出要做中国特色的“完片担保”,或许不能保证盈利,但至少能让你投出来的钱,确确实实地每一分都花在制作上。

不过对于李力这个构想与预设,行业内外却充满了疑虑,毕竟这个源自于好莱坞,已经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里变得成熟而完善的模式,能否在尚且混乱的中国电影市场里落地扎根?带着这些疑问与好奇,骨朵采访了和力辰光创始人、董事长李力。

从立项到营销都需要“分众”

骨朵:《爵迹》跟《皮绳上的魂》两部片有非常明显的差别,一个是纯商业片,一个是艺术片,在项目的选择上,您是怎么规划的?

李力:我们没有非常简单粗暴地把它分为什么艺术片、商业片,我觉得《爵迹》的商业属性比较凸显,但是像《皮绳上的魂》也是一个全新的类型。小四这个片子用真人动画、动作捕捉,张杨导演的片子是一个非常标准的现实魔幻主义电影,相对于目前的中国电影来说,这两部电影都是在做创新,这是我们非常看重的。

《皮绳上的魂》剧组

骨朵:之前您也做过《爸爸去哪儿》、《小时代》跟《北平无战事》、《归来》,您会给这些项目做一个分层吗?

李力:如果只说市场,不说创作的话,我们有一个“分众”的概念。像《爸爸去哪儿》,实际上我们把它定位为一个合家欢的影片,希望是“小手拉大手”,就是孩子拉着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去电影院看,核心的目标观众,可能就会定在5到12岁。像《小时代》,我们一定会把16岁到25岁作为核心目标观众,去进行市场上的推广和发行。而《北平》也好,《归来》也好,我们更希望让它的核心目标观众精准到25岁以上的成熟人群,可以说从市场的角度来讲,营销和发行的“分众”定位与实施,已经成为电影票房成功的关键手段。

骨朵:您跟郭敬明导演的合作是和力辰光很重要的一方面业务,那最开始你们的合作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李力:这可能是一个彼此信任的过程。因为小四他做电影,第一部确实是我去游说他的,我跟他讲这件事情是有可能成功的,甚至我也希望他能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转型。我们整个团队是可以为小四做增值服务的,如何给他增值,如何让他能够从一个作家变成一个编剧和导演,这个我们进行了很长时间的交流。

骨朵:您当时为什么觉得他做这个事情会成?

李力:第一,我是觉得《小时代》这本小说是他写的,而且我认为作家在往编剧或者导演上去转型,可能他是距离最近的,因为他写每一个故事,本身就自带画面感,这点上他转型要比其他人更准确、更精准,后来事实证明了,确实他的影片跟他的小说契合度是很高的。

骨朵:郭敬明是一个很具有商业思维的人,他带给《小时代》系列以及《爵迹》系列的收获相比其他导演会有什么不同?

李力:他除了是导演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就是他也做过公司,甚至他是一个公司的创始人。所以说整个影片从制作到后期的营销发行,在他的脑子里是成型的,而不是说走一步看一步,他一定是从一开始就想好了整件事情,才着手去做的。有的导演可能只是负责创作方面的事情,市场营销发行宣传原则上是不插手的。跟其他导演相比,他对待一个项目的角度也不太一样。

骨朵:在上映前把所有东西都规划好,需要做哪些准备?

李力:那是很庞大的一个过程,用我们的话来讲,这个过程原则上应该是倒推的。我们希望是在暑期档上吗?那我们的核心目标观众是谁?这样倒推回来,无论是剧本拍摄、后期还是宣传营销,都会更加精准。

骨朵:您选择IP的标准是什么?

李力:说实话IP这个词是最近两三年开始流行起来的,原则上我不愿意扣上这样的帽子。我并不认同什么网络最热的大IP之类的,对我来讲不是这样看的,我觉得一定要回归到最原始的问题,你能不能讲好一个故事?或者你的故事讲述的方式和方法离我们想要的这些核心观众近不近?有没有情感共鸣?这是最根本的。

骨朵:那和力辰光要做的“IP增值服务平台”是什么?

李力:我认为首先是个心态的问题,无论是郭敬明也好,张杨也好,还是其他我们现在合作的导演、编剧甚至制片人、演员,我们如何给人家做好服务特别关键。第二,你的服务要有一个什么样的标准?第三,你能不能给人家带来增值?郭敬明从作家变身导演,甚至以后作为一个电影公司的创始人或者股东,我们是给他做到了增值服务的。其他导演也是一样,像张杨导演在现在的市场上被认为是艺术片导演,那么他的艺术有没有可能和商业结合?如果《皮绳上的魂》能确确实实做到一个商业片的营销、宣传、发行甚至市场表现的话,我们也就给张杨做了增值服务。

当然,这种片子可能跟小四的片子是完全不同的。首先,它一定是以导演为中心的,因为那是他十几年前就想拍的电影,他想去做这样一个影片的时候,我们对他是要充分信任的。打个比方,他说我要拍一年的时间,而且是在海拔到这样的极地去拍,一般的公司可能会觉得,你是不是疯了?只有对他充分地理解和信任,才会明白,他可能要做一件我们常规的电影公司里或者说市场上没有的东西。

骨朵:会依靠大数据给每个项目做可行性报告吗?

李力:我们从来不依靠这些事情,大数据也好,演员也好,这些东西都是参数,最终我们只会求一个最大公约数。或者说对待不同类型的作品,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小时代》就是把所有相关的因素放在一起去找那个结果,然后把我们觉得必要的因素都给到导演,让导演去选择应该怎么样去做这件事。张杨导演的东西就不能像我刚才说的那种倒推的做法,必须要在春节档或者暑期档上,不是这样的,他的东西一定是比较前瞻的,无法倒退预测而是要正着往前走。我必须再次强调,对于不同类型的片子,要有不同的定位和不同的做法。

“完片担保”就是把金融当做工具,让影视行业规范化

骨朵:好莱坞的完片担保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了,这个模式如果直接搬到中国来的话,除了法律之外还会遇到哪些方面的困难?

李力:简单来说,完片担保就是为影视做了一个金融产品,用这个产品,来让我们的电影制作流程往工业化上靠近。但目前在国内推行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阻碍,我觉得这个很正常,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原有的思维模式和操作模式都要改变。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控制整个片子的制作流程,让一切可控可规划是最基本的原则。

比如一部影片上来,首先要有剧本版权的问题,知识产权要明确,那谁来判断这个东西它是明确的呢?就需要有律师,有保险公司,都要做一个验证,能不能验证这个版权确实是你的。第二,包括导演、编剧、演员等等的所有主创是不是能够有效地签约。这个也要去验证,不是导演说我们关系好,答应你这个档期就行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要通过律师、保险公司、风险监理公司来做流程化操作,这样才能保证它能够按照预算、时间周期这些规定动作完成。做整个流程控制,我们需要要有保险公司、担保公司,要有对影视很熟悉的版权律师,包括海外、中国的律师团队。我们还要有电影基金公司,对接银行,对接保险公司,还有最核心的承制团队,而且还要有非常了解海外又了解国内的富有制片经验的专业人士,因此需要平台化来操作完成。

骨朵:给《摆渡人》做的监理服务是什么情况?

李力:监理实际上是完片担保体系里重要的一环,其实也就是法律层面的问题,这也是你跟海外合作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如何让我们彼此信任?拿什么来保障我们的合作关系?我们用的是不是大家共同认可的法律条件?这是最关键的。所以风险监理公司,最核心的就是这个法律能不能让双方或者三方都认,之后才是这个法律条件下的一系列动作。

就类似于建筑公司都有监理公司,你盖这个楼需要什么样的水泥、钢材,需要什么样的时间,怎么去完成,都是完全一致的,你要做的是规定的动作。所以说我们的监理公司为什么设在了香港?因为香港是靠英文法系的,中国也好,好莱坞也好,英国也好,其他国家也好,大家都是认可这个法律条款的。只有在大家认可的背景下,这个风险监理公司的条款才能够畅通。

《小时代》系列给和力辰光带来了每年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收入

骨朵:金融产品的介入对影视行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李力:简单点讲,金融行业发展到现在,它的模式非常清晰,它的标准全世界大家都认可。而我们的电影行业发展短短这几十年,实际上是没有标准的。建立标准有两种方式,一种叫拿来主义,别人成功的我拿来就行了,但是目前来看,很多公司,甚至美国比较先进的完全担保公司都直接进来了,他们认为能做得了,但实际上这几年以来,他们也感觉到可能自己只能做得了保险,做不了完片,他们也非常痛苦。

而我们懂得国内制片的整个流程,也明白我们不足在什么地方,同时我们又知道好莱坞需要的是什么东西。在了解了自己,也了解了对方之后,我们要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金融产品,这就是我为什么说只有中国特色的完片担保才能够往前走,这需要有个过程,慢慢地才能靠近,不可能拿来我们就能用得了。不是说我们今年要做完片担保,所有的东西就能马上建成,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为什么我们一再说往工业化上靠近,这个标准要符合中国的电影市场和电影制作制度或者制作的习惯,根据不同的影片要有不同的做法,同时,要让所有的金融单位、保险单位这些人理解,而且要让他们在这个过程当中陪伴我们一起往工业化的路上去走。

骨朵:以前可能影视行业的人不太需要懂金融,但现在是不是也都该懂一些?

李力:我觉得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现在这个时代最大的变化就是因果关系变成相关关系的变化。以前我们受到的教育可能是说,因为你是谁谁,你就应该是怎么样,现在已经不是了,尤其是在影视行业里面。所有的事情都有参数,而我们在求最大公约数,是这么一个过程。所以像有些人在讲,现在绝对不能金融化,或者金融上的人说,做影视的全是一群骗子。不是这样的,你不能绝对地去割裂这件事情,不能说做影视的就好好做电影、电视剧,不要想金融的事儿,而是说你要怎么用金融这个工具,让你的这个行业变得有标准,让它往工业化上去靠近。它是你的工具,你为什么不去使用呢?你不是它的奴隶。

骨朵:您当初为什么会来做影视?

李力:这个有很多机缘,以前我周围有很多朋友是搞这个的,那时候我们只是在旁边听,但是不管是我们做金融的也好,还是其它行业,对于影视来说都属于传统行业,传统行业的这些人的做法、思维,当我们说给他们听的时候,他们一开始是比较排斥的,觉得你这个行业跟我们不一样,不管你以前是做文员的、做金融的,还是做房地产的,对他们来讲都是土豪。那为什么这几年突然好了?实际上是金融进来,才开始注重这个事情了。

为什么我们会迅速进来?很简单,电影、电视剧这些娱乐产品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以前并不是。当它变成生活一部分的时候,我们认为它的市场是很大的,它是要爆发的。而且我们也认为它的产业变革的来临,对我们来讲门槛相对较低。因为全年的票房才几百亿嘛,对我们金融行业的人来讲,或者房地产行业一个楼盘就远远超过你全年的票房。所以在这些问题上,我们都看到了一些商机,同时我们也有激情在,觉得这个行业里存在着创造新模式的可能性,同时,它又是能够留下很多作品的,这跟情怀也有关系,有了这些综合的因素,所以会有大批其它行业的人,包括金融的、互联网的,都会进来。

和力辰光的成立就源自《北平无战事》

骨朵:这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资源整合,这种整合之后会对影视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李力:我觉得他们是相通的,刚才我们所说的完片担保实际是影视的完片担保,但其实反过来讲,就是传统行业的规则进入到影视行业里面来,保险业、金融担保,都是经过了几十年、上百年建立好的东西,是成熟的,所以其实等于是娱乐行业拥抱传统行业,传统行业扶持娱乐行业的这么一个过程。在这个文化的变革期里所出现的任何事情,我都觉得是正常的。所有的事情都有风险嘛,不仅是影视行业,完片担保只是说,想用金融的手段来建立一个标准,来把风险控制到相对最低。因为电影不光是把它拍完就完了,它还有营销、宣传、发行,最后要变成现金回来,并不是说你买了这个保险,我就保证你挣多少钱,而是在制作层级上给这个过程进行一个保障。一旦你所有的动作都有了第三方的监督和见证、担保,那么它就往工业化、标准化作业上靠近了,这个一定对整个行业是有帮助的。

1.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2.转载事宜请联系邮箱:jgd

jinguduo.







































白癜风光疗是怎么回事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nj/28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