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蜈蚣灰分超标,退货!这批蜈蚣黄曲霉超标,退货!这批蜈蚣有虫蛀现象,退货!这批蜈蚣有杨棉,退货!这批蜈蚣,有断条接条,退货!………”。各种不同退货原因发到供应商手中,等待的就是把货拉走。
频繁退货,对于供应商来讲是无奈的结果。对于饮片厂来讲也同样是无奈的选择。药材不合格,就存在风险,谁敢冒着风险收货。蜈蚣属于动物类的野生品种,收购存在质量的不确定性,收购商不是扑捉者,也无法控制源头。
频繁退货,企业、供应商谁也不愿意看到这个结果,清明之后蜈蚣就进入产新阶段,控制哪些环节,可以减少退货呢?
第一环节:选择最佳的扑捉时间。
蜈蚣的灰分问题,主要是来源于蜈蚣的体内。蜈蚣为典型的肉食性动物,性凶猛,食物范围广泛,尤喜食昆虫类。惊蛰之后蜈蚣开始苏醒。在早春食物缺乏时,吃少量青草及苔藓的嫩芽。一般来看,清明前后的蜈蚣体型偏瘦,体内食物少,合格机率大。
第二环节:加工环节控制灰分、杨絮和霉变。
农户晚上扑捉之后,会用盐水和酒杀死蜈蚣,然后再用竹签撑,按照不同长度不同价格卖给收购点。盐是氯化钠,如果盐水太浓,浸泡时间过长也会造成灰分超标,所以市场盐蜈蚣皮几乎没有合格品。有的为了让蜈蚣长的更肥更大,采用育肥喂养方式,这样的蜈蚣也会出现灰分严重超标。
蜈蚣产新的期间内,会出现爆发期,蜈蚣会大量外出活动。收购商忙不过来,会采用不再用竹签撑,活体直接放在炕上炕,及时烘干,可以防止因天气原因而造成霉变,可是没有竹签撑的蜈蚣,分泌物残留较多,也容易造成灰分超标。
蜈蚣产新期,是杨树出棉絮最多的时候,在晾晒过程中,如果没有进行遮挡,棉絮一但粘在蜈蚣身上就无法清除干净。我们收购加工户在晾晒蜈蚣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遮挡。一方面可以防止灰尘,另一方面可以阻止杨絮和其他杂质。
第三环节:供应商的再加工环节控制断条、接条、霉变。
在这个环节是直接流入企业的最后环节,我们主要控制,断条、接条、霉变。蜈蚣皮的有直皮和爬皮之分,成条蜈蚣有长短、捆排之分。供应商按照企业的需要,选择好产新时段的货源,挑捡出不合规定的断条、接条和霉条,按照规定测量长度分开再进行加工捆和排,完成符合客户需要的商品。特别在加工成排的蜈蚣,加工户会喷水让蜈蚣软化再进行编排。这样减少断条和掉爪率,可是如果不能干燥及时彻底,后期会出现霉变发生。
第四个环节,储存环节
不仅仅要求经营户做好储存,企业也要做好储存。很多经营户家里安装小型冷库,防止虫蛀和霉变。企业一样有独自的冷库或阴凉库。夏天出库时一定要注意,温差造成的水气,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很有可能出现霉变。
还有很多地方,没有提到,希望大家一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nj/5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