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

日本在侵华期间的公路资本输出第一则侵略兵


日资在-年间大力投资华北交通,其目的也很明显,就是为日军提供辎重运输之便利。年,一家名为“北支满蒙联络运输部”的日本私人公司成立,拥有24辆汽车;年6月,满铁投资的山海关-建昌营线路(约公里)试运营,但由于天气多雨、道路修筑不好而被废弃;年10月,满铁投资山海关到抬头营70公里线路开始运营;年2月,山海关到迁安的公里线路运营。年3月9日到年4月11日发生了长城抗战中的喜峰口会战,年11月24日,河北蓟密行政区督察专员殷汝耕受日本特务唆使,在通县宣布“独立”,翌日成立了“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12月25日,改称现名。管辖冀东22县,后又包括延庆、龙门、赤城3县,人口万。以池宗墨、王厦材、张庆余、张砚田、赵雷、李海天、李允声、殷体新、殷汝耕等9人为委员、殷汝耕为委员长。

伪政府机关设于通县,下设民政、财政、外交等厅,并统辖伪政府军5个师、4个保安总队。各厅及伪军各部队,都安置有日籍顾问,掌握实权。冀察政务委员会建立后,该政府名义上归其领导,实际上仍是一个受日本控制的独立伪政权。

可见这一时期的交通运输发展,实际上是为了巩固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的存在,并且试图为进一步侵略华北做兵站、后勤的铺垫。

从上图可知,日本修筑线路主要集中在山海关到迁安一线,建昌营在今迁安市东北部,抬头营在今秦皇岛抚宁区台头营镇。迁安铁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迁安、滦县一带是我国四个特大铁矿带之一。迁安铁矿现为我国四大铁矿之一。储量丰富,探明储量50亿吨左右,且埋藏浅,易于露天开采。可见日军力图在冀东北建立相对稳固的钢铁掠夺据点。办设单位是满铁,也是作为铁路投资的一个辅助环节来设计的。日本的公路运输资本几乎是“随军作战”,在华南的侵略过程中,日军攻下一地,交运公司就尾随而至,犹如狼狈为奸。日军攻陷广州,福大公司旋即营业,资本金达35万;日军攻陷汕头,该公司马上跟进。北宁铁路是清末开辟的服务开平矿、芦盐外运及小站等地北洋新军调动的重要铁路干线,战略价值极高。根据塘沽协定和秦土协定,南京国民政府丧失了对河北省、察哈尔等的实际控制权,两地被迫演变为“非武装区”,成为对日绥靖的前沿,日本因此得以自作主张,肆意妄为,俨然一独立王国。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对华北的殖民化胃口陡然增大。芦盐、开平矿、鸦片种植都成为日本在此牟取暴利的工具。

年4月,满铁组织成立伪华北汽车公司,下辖四个分公司,即承平、张多、民新、山建四个汽车公司。承平即承德至北平段,张多即张家口至多伦,山建即山海关至建昌营,民新管理唐喜线、唐胥线,即唐山至喜峰口、胥各庄。汽车烧汽油,当时日本获取汽油的途径并不多,也不算宽裕,采用汽车线,一定是必须使用才采用的,否则就是对燃油的浪费。胥各庄有煤,迁安有铁,所以这里既是铁路运输的燃料补充枢纽,也是钢铁冶炼的重要原料产地。开辟汽车道,其实也是巩固对煤铁的控制。开平矿冶,在庚子后即为英商窃据,年,英人再度趁乱窃据滦州矿。直到年,在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大办煤矿的情况下,开滦煤在全国市场中的份额才得到有效压制,丧失了绝对定价权的优势。

因此,至少在日军扶持成立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时,英商控制的开滦煤仍然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优势。为了降低成本到经济价格,煤矿一般都会要求官府或者铁路公司修建相关支线将煤炭外运,开滦煤就是一个典型。经由北宁铁路南段,从唐山外运煤炭到塘沽码头卸货,南下直接输往上海等地,或者经由运河等内河港汊运往华北最大的煤炭消费城市天津,运价是决定煤炭消费是否繁荣的一个关键因素,京西煤矿在清代就有开采,但是一般平民直到很晚近都用不起煤,因为运费带动成本急剧上升。从产地到北京城内一共50里路,要用骆驼运输,但是就是这50里路,使得煤炭价格从斤2两银子涨到6两,老百姓只能往煤沫子里掺土,做成煤饼使用。

开滦煤矿当时创设,也修建了自己的铁路,可以说北宁铁路就是为了解决唐煤外销而诞生的。在唐煤大行于世之前,土煤因为运输成本过于高昂,甚至比不过从日本和美国等洋煤便宜,牛马大车或者骆驼队的运输远比不过铁路运输和海运的成本低。日本划设伪政权南界就包含大沽、塘沽,但是实际上直到年七七事变后,日本才实际占领了塘沽,说明日本想要将滦平与塘沽整合成“一个经济区域”的侵略意图早已昭然若揭。

对日本来说,在这一地区扩容公路运输资本,其实主要还不是为了修公路,而是为了接管中国原先修建的公路铁路等交通事业。玉田、宝坻、唐山等处在日本侵占前就已经修建了大量公路线,这里的铁路线密度并不大,但是公路网尚称发达,想要运输当地的粮食等物资,还需要汽车队,日本东昌洋行在30年代末也投资新设了一家往来天津和平谷的运输公司,他们从天津往平谷运输杂货和面粉等物资,而从平谷往天津运输棉花和其他农产品。抗战之前,在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了地方自办的汽车运输公司,比如德南汽车公司,就是负责枣强到德州一带的运输业务,他们的主要经营货运,其次是客运。

而且与我们想象中的情况不同,当时并非所有汽车都需要燃油,不少汽车还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所以他们也并不一定受困于石油不足,可以和火车共用煤炭燃料,所以公路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作铁路的低配版与延伸。另外,日军想要深入乡村,围剿抗日力量,征收租赋,都需要汽车作为机械化载具,华北交通公司的总裁等也公然宣称,公司第一要务在于配合日军,优先服务日军。在上图中,日文所谓的“自动车”,就是汽车的别称,例如在江南经营的伪“华中都市自动车株式会社”。他们的投资要远低于伪华北交通公司和继任者华北交通株式会社,这和当地的交通条件有关。北方虽然当时河流也不少,但是适合通航者比南方要少得多,所以日本在华北较南方更需要非水运的代步工具。

日本修建了很多和铁路近乎平行的“自动车规行线路”,这也是为了对付破交作战、保障备用路线的一个方法。从上图可见其绘制年份为“昭和14年11月1日”,正好是年,当年8月20日到9月10日、9月22日到10月上旬,八路军相继发动了两轮破交作战,重点打击正太路等华北铁路线,也就是百团大战的第一、二阶段,日军为了报复八路军,恢复铁路线运转,都必须藉由汽车道出击和修葺,日寇实施三光政策,构成其包围圈的堡垒、交通壕等设施,也需要日军深入乡村布设,所以在图中可以看到极其密集的“自动车线路”。除了平行线路,还有很多像蜈蚣一样以铁路线为中心,向两边散开的公路线,这就是妄图深入根据地的“扫荡线”。另外,为了保障掠夺物资,他们也会围绕一些煤矿等工业设施构筑防御线,没有铁路但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带,他们也会修筑公路。

当时日伪控制下大中城市,一般都遭受着物价飞涨的影响,这是因为原先得以畅通的乡下粮食贩运被抗日根据地自身收拢,一方面要为抗日军民保存力量、孤立日军在城市中的势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日军扫荡带来的农业生产破坏造成的减产。青纱帐也经常成为游击队和日军激战的“险要之地”,粮食被糟蹋的程度更甚。扫荡造成的严重破坏,使得以战养战的计划遭到破坏,日军无法完全靠外运罐头等物资维持作战,但是又不能彻底杀光所有人来占领此处,所以只能依靠伪政权间接统治,但是伪军战斗力远低于日军,故始终无法彻底消灭根据地,关内日军也就无法真正获得所谓“治安战”的胜利。日寇在侵华过程中消耗过大,遂开辟别处战场掠夺以补充,同时加倍盘剥沦陷区,大量售卖鸦片等毒品牟利。一名关东军特务军官曾供称,只需带几粒糖果大小的鸦片,就能解决执行任务所需的一切费用。日本人在多地发展烟土,在华北、东北、华东、华中与华南等地倾销,牟取暴利,其中东三省吸毒比例最高,即便不算特别严重的南方,吸毒比例也逼近10%。这些都成为日本“以战养战、就地补给”的战费来源。勉强度日的市民们在荷包日益窘迫的情况下又被怂恿吸毒,以致倾家荡产。“白面房子”成为那一代人的苦难记忆。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jj/1079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