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

东方插花民间插花艺术上


「一本一枝,协陶瓯之妙致,片段片蕊,得造化之穷神」,早在唐代,诗人欧阳詹便在《春盘赋》中描绘了插花“假瓶、盘为地,别造灵奇”的艺术表现形式。且在唐代时,插花已包括有戴花、斗花、彩花、槛花、盆花等民间插花艺术形式,尤其戴花到了杜牧所说:「尘世难逢开笑口,菊花须插满头归」的世俗接纳程度。

花草树木结天地慧黠之灵气,除了可以美化居家环境,更可陶冶性灵,也离不开民生日用。最早的民间插花起源于佛教供花,带着虔诚的敬意,将最美丽的花朵供养菩萨,渐渐演化普及到生活、庆典与祭祀,表达常民最基础的祈愿、希望与祝福。而其关系可溯自汉代春盘及彩花、节庆时已甚流行,乃至六朝之后,受宫廷插花及宗教插花影响,民间插花的应用开始普遍。

一、民间插花简说

民间艺术是指流行于常民之间的文化与活动,民间插花是民间艺术的一环,受风俗、文化、环境、物种等因素影响,展现其独有的民族性与传统,率真自然,取材广泛,展现强烈的生命力,具热情、活泼、热闹、充实等特点。花器质地、纹饰也变化多端,展现淳朴自然的风味。

二、民间插花的造型特征

民间插花比较重视内容与传承,形式单纯,不讲求技巧,作风率真明朗,色彩明亮艳丽,与宫廷插花,文人插花大异其趣。

外形上常以半圆的形式居多,大对小,长对短等形式则间而有之。结构上强调密实、空间少、花色多,单纯而丰富,配件繁缛。比例上较短小,以五比五为多,枝条短小且多直条。讲求色彩机能,偏好高明度、高彩度的花材,往往姹紫嫣红热闹非凡,尤其偏爱红色。陈设上喜欢用装潢华丽的桌椅、花瓶、花架及各种摆件,以凸显富贵吉祥之意,是传统民间插花的一大特色。

三、民间插花的应用

民间插花应用在许多生活礼俗中,特别是重大节日的「岁时插花」,与二十四节气相应的「节气插花」,敬天法祖的「祭祀插花」,以及自出生到谢世各个人生阶段的「生命礼俗用花」。

传元人天中佳景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一)岁时插花

中华民族以农立国,对节气的变化相对敏感,自然地将季节的感受与生活的变化反应在插花作品上,尤以二十四节气所表现的最为明显与强烈,这些节气加上民俗节日,贯穿了国人多采多姿的文化生活。本文将就几个主要节日的文化内涵、风俗及其相对应的民间插花做一简明介绍。

1.春节

春节,也就是过年,是华人最重要、最隆重盛大的节日,期许来年平安顺遂、吉祥如意,同时也对过去一年表达感恩、反省与总结。春节在我国的岁时节令中,是行事节目最多、时间最长的节日,大约从农历十二月二十四“送神”那天开始,一直到元月十五元宵节为止,都属于春节的范围。

春节插花是新年重要的活动之一,除旧布新也增添喜气。在古代,因南北方在气候上的差异,春节插花的花材不尽相同。但随着近年来物流运输业的发展,南北方花卉种类已互通有无。一般来说,春节期间插花以长青、富贵、平安、吉祥为主要诉求,主要花材有松、柏、梅、桃、南天竹、山茶等木本资料,以及芍药、百合、菊、兰、唐菖蒲、银柳等草本花材。配件有朱柿、如意、中国结、石榴、大橘、鞭炮等。花器则多以瓶为主,寓意平平安安。

立春前后,各地习俗有走春、闹春等应景活动,表达对春天的喜悦与盼望,也有插作迎春花、春盘以及戴花胜(春仔花)的习俗。

五辛盘又称辛盘、春盘,以五辛插盘,如韭、薤、葱、蒜、姜、兴渠、蓼、芥菜、芹等辛味菜蔬中之五种,或配以蔬菜、水果、春饼盛于盘中馈赠亲友。立春食用辛盘由来已久,晋代《风土记》有「元日造五辛盘」之说,除了辛与新谐音之外,「食五辛以辟厉气」也是自古的养生哲学。是以过年插作春盘,以韭、薤(蕗荞)、葱、蒜、姜、兴渠(洋葱)、蓼、芥菜、芹、芸苔(油菜)、香菜、胡荽(芫荽)等为代表花材,可配系红绿丝缕作写景插花。

2.清明

二十四节气之一,约当阳历四月五日或六日。《孝经纬》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矣!”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至此人物清和,兴致活络。古有斗鸡、画蛋、雕蛋、吃蛋、荡秋千、打毬、拔河、放风筝之戏与踏青、扫墓等应景之俗。尤其清明扫墓,为我国重要的古节之一。

古人认为柳枝具有避邪的功能,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门要术》写到「取柳枝着户上,百鬼不入家」,是故有清明节插戴柳枝的习俗,祭扫或踏青时,会折柳枝带回,插在门楣上,或编成柳帽戴在头上。

清明时节的民间插花应是源自于古代采柳供神的礼俗。复以清明水与立春水同称“神水”,久留不坏,故历来多于清晨沥之以酿酒贮花(见《本草纲目》及《湖广志书》)。此时花气尚旺,北方部分地区有订之为花节者,是插花季节。明吴鼎芳有“似晴欲雨养花天”句,宋欧阳修也有“三月春阴正养花”之句,插花供神,乐事赏心。

清明插花所用花材十分丰富,有柳花、桐花、麦花、橘花、柚花、梨花,配材有山樱、海棠、桃、李、海榴、木兰、紫荆、丁香、荼靡、篁、红豆蔻、郁李、蔷薇、百合、喇叭水仙、白芷等。

配饰与时节有关,如雕花蛋、画蛋、风筝、春饼、小蹴毬、秋千童玩及挂钱(张挂于花枝)等,尤其画蛋乃将煮熟之鸡鸭蛋以茜草取汁为颜料,绘于蛋壳,初为浅蓝,渐而变紫,终成红色,蛋壳剥去,蛋上仍有蓝色玲珑花纹,至为美丽。至于雕蛋则改画为雕,雕毕将蛋白蛋黄取出,即成精美雕刻品,为清明重要插花配材。

3.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五”或“重五”,为我国三大节日之一。五为阳数,又称“端阳”,古来以为端午多邪气,为避邪气,多有辟邪之俗,如门上系朱索,挂五色印,插艾蒲;堂上悬钟道或天师像,插供五时花,以五彩丝系臂,髻戴彩人,佩赤灵符或香囊;吃菹龟及角黍(即粽子),烹鹜或鹅,喝雄黄酒等,均为应景习尚。又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有竞渡,做五彩粽、筒粽等等。

端午插花的习俗最早来自于插艾草、蒲草等防虫植物。应景的端午节插花以堂花及斋花为多。堂花如《乾淳岁时记》所说:“插食盘架,设天师、艾虎,意思山子数十座”,“以大金瓶数十,遍插葵、榴、栀子花,环绕殿阁及分赐后妃诸阁”,“门首各设大盆,杂植艾蒲、葵花,上挂五色纸钱,排饤果粽,虽贫者亦然”。民间堂上插花规模较小,意义相似。至于书斋插花,旨在遺兴寄怀,如宋戴复古诗“海榴花上雨萧萧,自切菖蒲泛浊醪”(心象花),及宋朱松“竹笋迸新紫,榴花开小红。煮酒无寻处,葛蒲在水中”(写景)的雅意。

清雍正,郎世宁绘《午瑞图》

这是一幅近似于欧洲静物画的作品,青瓷瓶内插着蒲草叶、石榴花和蜀葵花,托盘里盛有李子和樱桃,几个粽子散落一旁。图中的粽子、蒲草等物暗示此画是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而绘制的。

端午节代表花材有艾、菖蒲、香蒲、葵、石榴、栀子、萱花、午时红等八种,其中任取五种古称“五时花”或“午时花”,配件有香囊、彩虎、五彩丝、粽子、桃子、李子等。艾:名医草,可祛百病;葛蒲一名白喜,叶如剑,可除邪香蒲:名水蜡烛,含荐祭之意葵:名一丈红,象征真洁石榴:寓义好风采,且有多子之意,是古时五月一日至五日女儿节的代表花材栀子:为七香之一,堂上至佳供花萱花:名忘忧草午时红:即午时花,又名夜落金钱

4.七夕

七夕緣於牛郎織女的故事,傳說中織女精於針織,婦女會在這天對月穿針、供奉瓜果乞巧,祈求心靈手巧,因此“七夕”也稱“乞巧節”。七夕插花多以雜花插著為主,主要有鳳仙、雞冠、千日紅等。七夕的民間插花以配件為重點,有同心五彩絲、繡花針、胭脂、香粉、鏡子等。

5.中秋

中秋節起源於古代「祭月」的風俗,周禮中記載周天子每年中春的白天,在國都的東郊舉行隆重的祭日儀式以逆暑;中秋則於夜晚在國都的西郊祭月以迎寒。

中秋之所以成為傳統佳節,與月亮的種種神話傳說有很大的關係,主要有祭月神、吃月餅、賞月、喝團圓酒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從張九齡與蘇軾的詩詞中可知,中秋賞月一直以來即是人間最浪漫的節日。

中秋節的民間插花,主要花材有桂花、蘆花、各色菊花、秋海棠、千日紅等。桂花是中秋最應節的花卉,李清照形容桂花「何需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白居易詩「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故而桂花又被稱為「天香」。中秋民間插花配件有小月餅、柚子、桂花酒、香爐等。

6.重阳

民间以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又称为“重九”节。九为阳数中最大的,十二辟卦已经走到剥卦,天地之气只剩一阳,却是秋高气爽最美丽的季节。又因东汉桓景瘟疫登高避祸的故事,因此重阳节习俗有登高、郊游、佩茱萸避邪,赏菊、饮菊花酒、吃菊花糕等习俗。

重阳节民间插花,以菊花为主,采九朵,且以黄、白二色居多,在秋风中开得飘逸潇洒,留给世人阵阵怡人香气。无意争奇斗艳,不争不抢,热烈而不放肆,甘做萧索秋日的点缀。。另外常以“菊、桂、芙蓉、老来红、鸡冠花、秋海棠、葵花、蕙兰、蓼草”合称九秋以象征重九之意。插花的配件有菊花酒、菊花糕、茱萸囊等。

7.冬至

自古以来特别重视冬至,有“长至”“南至”“迎长”“亚岁”“冬节”“小至”等名称,不仅官家有迎冬阳祭天朝会,太史生测验刻漏、造历以冬至为首,民间也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举行拥炉会、拜业师、吃汤圆等俗,情况热烈,颇似过年。

冬至的主要花材有千日红、圣诞红、梅、茶梅、天竹、冬青、水仙、腊柳、竹、及南洋的向日葵、旱珊瑚等。千日红俗名圆仔花,南方有配合汤圆供祭之俗。圣诞红在冬至最为红艳,又名冬至红。冬至插花或茶梅以迎早春;冬日在南,天竹又名南天,有南天迎日之意,而日葵因追着太阳开放,有向阳而生,盼望好日子到来的意思。冬青、水仙、竹等临冬益盛,可以寄情,均属岁冬之友,至于配材有金盏草、雁来红、红滨菊、月季、木瓜花、寒菊、落霜红、金枣等。千日红又名圆仔花,南方有配合汤圆供祭的风俗。另外,插花常用的配件有九九消寒图、香案、橘子、汤圆等。

(二)生命礼俗

从出生到死亡,历经成长、学习、成年、成家、立业等过程,每一个阶段,各有其使命与意义。为了协助调适顺应各个阶段的变化,世界各民族都有其独特且深具文化意涵的隆重仪式,人类学家称其为生命礼俗。

根据《周礼》春官篇,礼可分为吉礼、凶礼、宾礼、嘉礼及军礼五大类。其中婚与冠属嘉礼。

?许多故事从一盏茶开始?

——END——

专注传统文化

倡导生活美学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jj/882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