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

这几种虫子都会分泌毒液,比蚊子可怕


刘云涛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888189.html

润妈有话说:

过完立夏之后,一年当中的夏天就正式来临了。夏天,总让宝宝们有欢喜也有忧愁。欢喜的是,可以让孩子们自由地撒欢,不再被厚重的衣物所束缚。忧愁的是,外界的蚊虫正在伺机而动地准备叮咬孩子们。

前有登革热疫情爆发,后有因蜱虫而死亡的新闻相继被报道出来。才刚初夏,蚊虫就强势地登上了热搜。而在热搜中较为常见的4种蚊虫需要家长们格外的注意。因为带娃外出可能会经常遇见它们,那究竟是哪4种蚊虫呢?我们又该如何预防以及处理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蚊子

01

蚊子被誉为世界上危害最大的动物之一,它所发出嗡嗡的声音让夏季多了那么一丝的烦躁,若是再被咬上一口,就会让你瘙痒难耐。另外,它所携带的细菌病毒每年会造成73.5万人的死亡。有研究表明,至今蚊子传播的疾病已达到80多种。

图片来源于网络

若被蚊子传染了登革热,轻者则会出现头痛、高烧、呕吐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休克的。除了登革热外,不同的蚊子还会传染其他的疾病,例如:按蚊会传染疟疾、库蚊会传染流行性乙型脑炎、伊蚊会传染寨卡病毒等。而蚊子最爱叮咬的人群就是细皮嫩肉的孩子。

蜱虫

02

自天气暖和开始,就不断的有新闻报道出被蜱虫咬伤的情况,而在一个月内更是出现了3例因蜱虫而死亡的病例。蜱虫的本身虽没有毒害,但它会将其他有害物质通过皮肤传染给人类。

尤其若通过蜱虫感染了新型布尼亚病毒之后是没有特效药可以治疗的,病毒会引起多脏器功能的损害,一旦错过了治疗期,就可能会加长病情,因此一旦发现被蜱虫叮咬,切勿自行将其拔出,因为很可能在拔除的过程中,让蜱虫的头部断裂在皮下,导致病毒通过血液进入人体中。

从未吸血到吸饱血的蜱虫

毛毛虫

03

多数的毛毛虫看似无害,并且长得也很好看。孩子可能会好奇碰触它,但孩子所接触的毛毛虫很可能是含有毒素的。与皮肤接触后毛刺会留在皮肤上,毛中的毒物就会进入孩子的身体,引起红肿,灼痛。例如:南美洲的毛毛虫,被叫做巨型蚕蛾,它体内的毒液可是会致命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隐翅虫

04

隐翅虫被分为两种,一种有毒,一种无毒,如何区分呢?请看下图。

无毒隐翅虫

有毒隐翅虫

若被有毒的隐翅虫刺到,就会引起皮炎,出现红斑、水肿、水疱或是溃烂的情况。严重的还会引起发热、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遇到蚊虫,别慌张

05

夏季不可避免的会带孩子外出游玩。即使呆在家中也有可能遇到进入家中的蚊虫。因此,遇到这些恼人的蚊虫别慌张。根据不同的蚊虫进行相应的处理即可。

蚊子:当孩子被蚊虫叮咬后,抓挠只会增加瘙痒的症状,并不会缓解。被蚊子叮咬后可用碱性肥皂水清洗被叮咬的部位缓解或用冷敷缓解。若宝宝一直不断地抓挠叮咬的部位,也可用炉甘石洗剂止痒消肿。对于小宝宝来说风油精或含有薄荷味的产品容易刺激到孩子的眼睛或鼻子等,尽量避免其使用。有些孩子被蚊子叮咬后会起很大一个肿块,也许是因宝宝有过敏体质造成,若症状较为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组胺药物来消炎止痒。

蜱虫:发现孩子被蜱虫叮咬后,医院让医生使用专业的工具将蜱虫拔出,因为自行拔除蜱虫时,很可能会不慎将蜱虫的头部断裂在皮下,也千万别将蜱虫拍死或捏死,反而造成毒液透过皮肤传染给施救者和被咬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毛毛虫:对于较大的孩子家长需告知,万不可因好奇而用手去触摸颜色鲜艳的毛毛虫,以免被毒刺所伤。若被树上掉下的毛毛虫所伤,可用胶带把皮肤上的毒毛粘走,再用碱性肥皂水涂抹清洗患处即可。

隐翅虫:相对蜱虫来说,隐翅虫对宝宝还是非常好的,因为你若不去拍死它,是不会导致红肿、水泡等症状出现的。遇见隐翅虫了,吹开或弹走即可。若粘上了隐翅虫的毒液,立即用清水冲洗数分钟后再用碱性的肥皂水清洗干净,涂上炉甘石洗剂即可。

预防,其实很简单

1.尽量在夏季避免带孩子去杂草较多的野外。若从野外游玩回来,及时带孩子洗澡,并且在洗澡的时候检查孩子的腋下、颈部、耳周、膝窝、大腿内侧、头部等犄角旮旯的地方。

图片来源于网络

2.带孩子外出前,给孩子喷上适合儿童使用的驱蚊液,若外出时间较久,还需定时记得给孩子补涂。

3.家长养宠物的,定期给宠物驱虫、洗澡、打扫。

4.户外活动给孩子穿着的衣物尽量挑选紧口、浅色的长袖衣裤,避免直接坐在草地上用餐等。

-End-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网络,若涉及版权请联系

info

fumutang.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jj/443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