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

端午节和五毒饼ldquo五毒rdq


说到端午,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粽子、龙舟和屈原,不过据考证,在屈原之前的春秋时期,楚、吴、越等地就已经开始固定在五月初五举行仪式性活动了——目的大多是为了驱邪辟祟。

我们现在仍能看到这些活动的影子:佩香囊、挂菖蒲、焚艾草、饮雄黄等等都是古时为了驱逐邪毒而采用的手段。在我国北方,端午节还有吃“五毒饼”的习俗,虽然这种饼不过是上面加盖了五毒纹样或者压出了五毒形象的普通饼类糕点而已,但这也很好地反映了人们希望“吃掉”这些毒虫,使其不能再毒害世人的愿望。

五毒饼上最常见的“五毒”花纹是蜈蚣、蛇、蝎子、壁虎和蟾蜍,但是传说中的“五毒”也有把蝎子或者壁虎换成蜘蛛的版本,而在清朝吕种玉所著《言鲭·谷雨五毒》中,所记载的五毒又是“蜈蚣、蝎子、蛇虺、蜂、蜮”。那么,这些不同版本的五毒究竟都毒在何处呢?我们来一看究竟吧!

蜈蚣

出现频率:★★★

危险系数:★★★

在所有版本的“五毒”中蜈蚣都有“中标”,看来“蜈蚣是毒虫”是人们的共识。的确,哪怕初次见到蜈蚣的人,都会被它那修长多足的异类身形吓一跳,而小时候“蜈蚣精”吸人脑髓的传说也应该给我们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小的阴影。

少棘蜈蚣(Scolopendrasubspinipesmutilans)又叫中国红头蜈蚣,主要分布于中国与日本,平均体长0厘米。图片:wiki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jj/45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