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m.39.net/pf/a_6320392.html
蜈蚣在临床上运用较广泛,主要用于两个方面,—是止痛,凡是恶性肿瘤出现疼痛,难以缓解的患者均可使用蜈蚣通畅脉络,缓解疼痛;二是抗癌,恶性肿瘤的可怕之处在于其容易复发转移,许多患者手术过后没多久或是对放化疗敏感度不高,肿瘤标志物又有上升趋势此时如果体力尚可,就可以使用蜈蚣攻除癌毒,消散肿块,控制肿瘤复发转移。
蜈蚣(wugong)又名螂蛆、吴公、天龙、百脚、嗷高姆、百足虫、千足虫等。辛,温,有毒。归肝经。具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作用。
蜈蚣常用于治疗恶性淋巴瘤、脑肿瘤、胃癌、食管癌、肝癌、宫颈癌、皮肤癌等,并可有效缓解癌性疼痛。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蜈蚣具有:细胞毒作用、诱导癌胞凋亡、防止正常细胞癌变、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抑制癌基因表达、抗肿瘤血管生成等抗癌药理作用。
蜈蚣能够以毒攻毒,消散肿块,对各类恶性肿瘤有一定疗效,应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配伍,可内服,也可外敷。淋巴瘤患者表现为肿块明显,质地坚硬,时有疼痛,使用蜈蚣效果较好,患者瘀血象明显时,还可配伍其他活血化瘀药一起使用,如五灵脂、蒲黄、当归、桃仁、红花、川芎、赤芍、丹皮等加强活血的力量。临床上治疗难以缓解的癌性疼常选用虫类药,所谓“久病人络”,意思是生病久了邪就深入细小的络脉,用普通的祛邪药难以到达病邪所在的位置,而“虫蚁通络”,蜈蚣就是代表药之一,与地龙、全蝎、僵蚕等同用通畅脉络,缓解疼痛。另外,蜈蚣药性善于走窜,搜风定搐的药力很强,用脑肿瘤头痛剧烈,或有抽搐者疗效显著,可加全蝎、白芷、天麻、僵蚕等同用。蜈蚣有毒,药力峻猛,仅于形体壮实,体质尚能耐受的患者,一旦疼痛得到缓解,应立即停止使用。
蜈蚣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g;研末,0.6—1lg;人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油浸或研末调敷。
注意点:蜈蚣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年老体弱者慎用,孕妇禁用。
蜈蚣用量过大可引起中毒,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肚子疼、解稀便、不省人事、心跳缓慢、呼吸困难、体温下降、血压下降等。出现红细胞溶解反应时,尿呈酱油色,排黑便,并可出现贫血,严重的腰背及四肢酸痛,伴头痛、寒战高热、面色苍白等。出现过敏者,全身起过敏性皮疹,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另有服用蜈蚣粉致肝功能损害及急性肾衰竭者。中毒原因:一是用量过大,二是过敏体质者出现过敏反应。所以应当严格握用量,注意体质差异,平时容易过敏的患者不要使用。中毒后应早期催吐,医院处理。
欢迎需要咨询病情的朋友加大夫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jj/5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