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

阿曼坨室金钟壶历史沿革和传承脉络


           壶名:金钟壶;

泥料:原矿红泥,容积300CC.

作者:顾景舟于1940年制作,时年顾景舟24岁.

顾景舟20岁左右在上海铁画轩当学徒,[铁画轩店号为民国二年(1913)年设在上海经营宜兴陶器的一家公司,创办人戴保国,制陶名家].

1940年,铁画轩接到南洋商人订单,需要用"阿曼坨室"专用章(阿曼坨室是陈鸿寿,字曼生,陈鸿寿制壶专用章)制作一把壶",壶盖印有"杨彭年"章印.[清代中叶嘉庆,道光年间的陈鸿寿,杨彭年,是中国紫砂壶大师的领军人物,主张制壶创新,倡导诗文书画要见"天趣"并付诸紫砂陶艺,贡献巨大,一是用竹片刀在壶上篆刻诗文绘画,二是凭着天赋,随心所欲设计出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壶,他与杨彭年的合作,堪称典范,我们现在见到的清代晚期紫砂壶壶把,壶盖,壶底有"彭年"二字印,或者阿曼坨室印的,都是由陈鸿寿设计,杨彭年制作的,后人称之为"曼生壶"]

顾景舟为了防止定制壶烧坏或者制作不成功,顾景舟先生同时制作了两把一样的壶,一把壶流去了南洋,这把壶顾景舟带回了宜兴.铁画轩老板将阿曼坨室印章赠送给了顾景舟先生,顾先生在往后的制壶生涯中,经常用到"阿曼坨室"印章.现在这枚印章在宜兴紫砂博物馆珍藏.

之后,顾景舟在宜兴开宗立派,成就了一代宗师.解放后,顾景舟将这把壶送给当时宜兴紫砂厂第一任党委书记高仕魁(制壶大师高建芳的父亲,收藏这把壶的藏家姨父,于2016年交给紫砂壶专家,收藏家裴志良先生).

如果不是顾景舟先生亲自制作,按照这把壶印有"阿曼坨室,杨彭年印章"估价,比顾景舟壶的价值更大.

这把壶现今收藏在斗室茶生活馆,作为镇馆之宝.喜欢紫砂壶的朋友可以亲眼目睹顾景舟先生的原作.

赏壶街4号斗室茶生活馆.需要提前预约.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信息
白癜风的初期症状表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mj/131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