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李枫一语惊破天,把郭敬明推上了“性侵”丑闻的风口浪尖。一时间,各种声音甚嚣尘上,各路人马“又一次”把小四扒了个底朝天。真相虽然还远未露出,但段子手们只需在乎“1米4”和“10w+”这两个数据就好了,一场毫无预期但又完全不意外的大众娱乐狂欢开始了。
“郭敬明”这个名号始于当年的“新概念”大赛,和韩寒一样,少年时代一朝成名。不过,刚出名的那些年,郭的大部分争议仍然处于文学的小圈子,直到年《小时代》电影横空出世。这种大众媒体传播形式迅速把郭敬明推上了“明星”的位置,娱乐圈的名利场把有有关他的一切都变成了公共话题,包括与韩寒多年的相爱相杀、抄袭、拜金、性向,等等。
《小时代》似乎是一条分隔线,票房的成功和大众舆论的热潮助推他一步登上了名利双收的巅峰。然而好景不长。虽然四部片子时跨两年、总票房狂收15个亿,但是到《小时代4》的时候,郭敬明还是领略到了完全不同于1的气氛,粉丝不再那么狂热,人们似乎也懒得评论这一部。
紧接着年上映的《爵迹》则差评如潮。正在这时候,身经百战的“小四”出人意料地在他最不忌惮的媒体面前上演了一出“情绪失控崩溃大哭”的戏码,甚至说出“是不是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么都是错的。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们才不会骂《爵迹》?”的话。其实,当时的《爵迹》两天收了三亿票房,并不惨。
只是郭敬明再也回不到《小时代》的巅峰了。从前几乎每个话题、每部作品都能掀起大众文化层面的热议,他似乎也很享受在公众面前扮演“议程设置者”的角色。但如今电影市场风云变幻,“郭敬明”这三个字再也无法成为焦点。
也许当李枫在微博上写下“性侵”二字时,他正在考虑什么时候放出自己那部《悲伤逆流成河》即将开拍电影的消息。丑闻发酵了两天之后,这个消息赫然登上了各大电影和娱乐媒体的版面。没有阴谋论,但也巧合得令人生疑。真相呢?
可能根本没有人关心真相,在如今这场众声喧哗的娱乐狂欢里,我们其实都和郭敬明一样,同处在一个“小时代”里。透过《小时代》影评看透“小时代”,原文有删减。
拜金不是问题
电影《小时代》里的各种问题在书出来的时候就受到诟病,只不过那时候批判讽刺挖苦调侃的,多是书评人而已,比如品牌罗列、拜金主义、物质至上,虽然这小说销量惊人,但不足以引起全社会全媒体的北京看白癜风的最专业医院哪家医院治白癜风有效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mj/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