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

孙大圣降不住蜈蚣精悟空我有密集恐惧症


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341411.html

DeepTech深科技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倾力打造

记得小时候看西游记(当然是经典的86版),当DT君对蜘蛛精水中嬉戏的场景沉醉不知归处时,悟空来救师傅了,然后蜈蚣精跑来救场,他“剥了衣裳,把手一齐抬起,只见那两胁下有一千只眼,眼中迸放金光。”啊,全是眼啊,那画面现在想起来都浑身难受。我怀疑悟空当时怕的并不是那金光,而是那一千只眼,密集恐惧症才是真相!

蜈蚣精对我幼小心灵造成的阴影至今无法消除,后来看到蜈蚣精被公鸡(昴日星官)给啄死了,实在大快人心。但是,蜈蚣精没了,莲蓬、蜂巢、青蛙卵、蘑菇群这些生活中的东西(无论图片或实物)对于密集恐惧症患者而言仍然是万点伤害……

胡蜂的巢,图片来源:Flickr/Andrew_Writer

“恐惧症”的症状很简单,就是害怕某些东西或情景,即使明知不会伤害到自己也会害怕。比如恐高症、幽闭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牙医恐惧症,甚至还有山羊胡子恐惧症。

“密集恐惧症”(trypophobia)并不是一种临床疾病,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上找不到任何关于密集恐惧症的描述,“密集恐惧症”这个词也是随着网络发展才为人们所熟知的。

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密集恐惧症?请在百度图片搜索“密集恐惧症”自行验证。(温馨提示:请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密集恐惧症实际上是一种对孔洞的恐惧,这种恐惧通常由特定的视觉刺激引发。当看到具有密集孔洞结构的物体,尤其是当孔洞出现在人体皮肤上时,密集恐惧症者会感到厌恶,尽管大部分情况下他们看到的密集孔洞都是无害的,比如莲蓬、肥皂泡等等。

很多人深受“密恐”之苦,但人们对其生物机制却知之甚少。有人说密恐什么的都是浮云,还有人说密恐是一种“傲娇病”,对此DT君只想说:“Maytrypophobiabewithyou.”

那么“密集恐惧症”究竟何方妖孽,连齐天大圣都难以制服?DT君是有密恐的,但是为了你们的好奇心,我们的点击率,还是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扒一扒密恐的前世今生。

据Snopes网(美国一家专门核查并揭穿谣言和传闻的网站)介绍,年一张莲蓬胸的图片通过邮件广为流传。据称照片上还附了一段文字,说是一名人类学家在南美探险途中乳房被幼虫感染了。DT君做足了思想准备,终于还是没有勇气一探究竟,请“密集不恐惧”的勇士去揭露真相吧。

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trypophobia”最早是在年5月5日出现在Geocities网站上,当时有一个叫“孔洞恐惧症”(APhobiaofHoles)的专题网页。Geocities站长翻遍牛津英语词典,最终决定发明一个新名词“trypophobia”。

后来,“trypophobia”一词开始频繁出现于YouTube视频和城市词典之中。年10月2号,维基百科编辑了“恐惧症”的条目,并张贴了重口味图片。然后密恐者就不淡定了,讨论页上不断有人提出删除请求,并要求进行图片审查。人们也开始讨论“恐惧症”是否应该获得医学认可。

(UrbanDictionary是一个美国在线俚语词典,该词典收录了很多常规词典里面查不到的流行英文俚语俗语,其中包括中国的网络流行语“nozuonodie”,“youcanyouup”和配套“附赠”的“nocannoBB”)

图片来源:GoogleTrends(词语出现频率,蓝色为“密集恐惧症”,红色为“孔洞恐惧”,黄色为“莲蓬”)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密集恐惧症。年,英国埃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ofEssex)脑科学中心的心理学家阿诺德·威尔金斯(ArnoldWilkins)和杰夫?柯尔(GeoffCole)义不容辞地出来“降妖”。他们将研究结果发表在《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Science)上,这也是人们对密恐唯一的深入研究。

威尔金斯和柯尔认为密恐图片之所以让人难受,是因为这些图片触发了人类的某些视觉神经。他们发现多孔物体与世界上致命的有毒动物有相同的频谱特征,而人的恐惧并不在于多孔图片本身,而是人类在进化上对危险物体的趋避效应。

从表面上看,蝎子和毒蛇这样的危险生物,同莲蓬和蜂巢这样的密恐代表物没有任何相似的地方,但是如果我们玩得狠一点,耍一耍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滤镜,那么事情就不一样了。简单来说FFT滤镜就是对图片进行一个傅里叶变换,然后滤出图片里不同空间频率下的信息。关于FFT本身的原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这个教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mj/479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