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

红红鸡冠花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

  N张偶良

  夏秋之交,美丽富饶的嘉禾大地,不断发布高温预警。与此相应的,“大公鸡”勇战“秋老虎”,迎着高温,摇头晃脑,在绚烂的风光里,在城乡居民的房前屋后,在生态环境越来越美的田埂边河道旁,鸡冠花雄姿英发,竞相开放,为人称道,这就是鸡冠花的品格!

  有关鸡冠花的品格,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古代某村庄附近的山上有条蜈蚣精,常会变成美貌女子出来迷惑年轻男子,尔后将他们骗到山上的洞穴熏晕,吸其脑髓。有一天,一个叫双喜的年轻人被蜈蚣精迷住,并将其娶回家。他家养的大公鸡看出了蜈蚣精的本来面貌,就猛扑上去啄蜈蚣精。可是双喜并不知道个中缘由,被蜈蚣精挑唆后将大公鸡赶出家门。这天,蜈蚣精将双喜骗到山上的洞穴,正当它准备吸食双喜脑髓时,大公鸡突然扑了上去,与被迫现出原形的蜈蚣精勇猛搏杀。最后,大公鸡将其啄死,但自身也伤痕累累,因中毒太深而亡。双喜这才恍然大悟,将大公鸡抱在怀里,眼泪一滴滴地落在大公鸡的身上,随后将其埋在了山坡上。过了一段时间,山坡上居然长出一棵小草,后来还开出了一种极似大公鸡鸡冠的花来,整个植株宛如一只昂首欲啼的大公鸡。人们认为这是大公鸡变的,于是就起名为鸡冠花。

  鸡冠花的别名还真不少,诸如鸡髻花、老来红、芦花鸡冠、笔鸡冠、凤尾鸡冠等等。鸡冠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有红、黄、紫、鲜红、橙黄、红黄相间等各种颜色,并且具有丝绒般的光亮。花期7月至9月。鸡冠花也是一种象形之花,就像玉簪花、绣球花、蝴蝶兰那样,像极了一种物体。鸡冠花虽然没有梅花、牡丹和荷花那样的名气,但她是一种大众之花,雅俗共赏。这也就无怪乎古今诗人对她如此钟情,如此厚爱有加。

  “爪距深藏独露冠,紫茸簇出弄清寒。五更月下朦胧看,只欠一声惊夜阑。”这是宋代诗人周师成描绘鸡冠花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他以拟人的手法,说鸡冠花把爪子脚掌深藏不露,只露出毛茸茸的头部,月光底下朦胧恍惚,像真的大公鸡一样,就只差一声高亢激昂的啼叫了。“出墙那得又高鸡?只露红冠隔锦衣。却是吴儿工料事,会稽真个不能啼。”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宿化斜桥见鸡冠花》,诗歌以地名会稽谐音“鸡”,说那高高地探出墙头的大公鸡,把锦绣的羽毛藏而不露。仔细看,原来她不是鸡,而是吴地的巧匠能手栽种出来的鸡冠花。“亭亭高出竹篱间,霜滴风吹血染乾。学得京城梳洗样,旧罗包却绿云鬟。”同样是宋代诗人的钱熙,则在《鸡冠花》的诗文中,描述鸡冠花美丽漂亮,亭亭玉立,把血红的鸡冠从篱笆里伸出来,犹如看到了一个乡下爱美的女子,也学着京城里的时髦打扮,用陈旧的纱巾高高地裹起乌黑发亮的发髻。还有唐代诗人罗邺,他在《鸡冠花》的诗文中,模仿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的诗句,写鸡冠花在台阶上独对秋光,迎着风霜雨露开放。那种大红大紫的颜色,早晨起来乍一看,就像是唐玄宗时期的著名舞女谢阿蛮换上了紫红色的新妆……

  鸡冠花,因花期在夏秋之际,却如火一般地绽放着。火红的颜色,花团锦簇,鲜亮灿烂。所以,人们赋予她“真爱永恒”的花语,也象征着永生不死。这在文人墨客的诗文里,也描绘得淋漓尽致。宋代诗人张埴的《鸡冠花》,对此的描绘相当漂亮,“墙东鸡冠树,倾艳为高红。旁出数十枝,犹欲助其雄。赪容夺朝日,桀气矜晚风。俨如斗胜归,欢昂出筠笼。”两宋之际的抗金名将李刚,既是一名战将,也是一位诗人。他在《鸡冠花》的诗文中如此写到:“花蕊成冠巧学鸡,刻雕谁谓染胭脂。晓来得雨犹鲜好,却似昂然欲斗时。”他以诗言志,发泄多次提出抗金计策而没有受到采纳重用的心中气愤,将鸡冠花描绘成一只斗鸡,特别是经过风雨的滋润,更加鲜艳夺目,更加昂然挺立,也巧妙地写出了鸡冠花的英雄气象。同样生活在战乱中的宋代诗人王令,十分渴望百姓安居乐业。鸡冠花的雄姿,触发诗人的爱国热情,他写下了“如飞如舞对瑶台,一顶春云若剪裁。谁为移根蓂荚畔,玉鸡应知太平来”的诗句。鸡冠花绰然而立,雄冠不萎,翠羽不褪,繁茂艳丽,娇妩绝态,乘秋跨冬尚不改色,在冬天万绿尽逝之际,仍红艳不改,怎能不深受人们对她的珍爱。

  鸡冠花那强劲勃发,傲骨雄姿,朱紫异彩的奕奕精气神,总是美如图画般的身影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她枝枝画意、朵朵风采,无疑给大好秋光增加霁霞之美。鸡冠花出于芳闺,却不舍柔情。她红装裹身,翠羽着褂,却英姿勃勃,含蓄刚健。尤其是在秋高肃杀,众芽告谢,风雨飘零之时,她却寒秋兀立,望西日而艳,真称得上是大自然的一大奇景。

  我最喜欢红色的鸡冠花,因为她红得鲜艳,红得剔透,红得痛快!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ms/1055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