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

塔斯马尼亚恶魔全世界体型最大的肉食性有袋


北京中科白癜风康复明星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60708/4894936.html

最近小编一直在了解这澳洲的动物,毕竟世界上的有袋动物基本都在澳洲。包括不久前的袋熊袋熊:我可以拉出方形的粑粑,唯一能拉方形的粑粑的动物。

有袋动物约在一亿年前即已存在于世界上,接著胎盘哺乳动物出现,逐渐取代有袋动物,而成为最繁盛的哺乳动物。

由于世界版块的漂移,将澳洲与地球上的主要陆地分离,而使澳洲的有袋动物幸免于胎盘哺乳动物的竞争,成为澳洲最兴盛的哺乳动物而繁衍至今。

随着与南极洲大陆的逐渐远离,生活在澳洲大陆上的有袋类开始了独立于有胎盘类动物的演化历程。面对这里多样的环境,不仅产生了可媲美其他大陆上有胎盘类的物种多样性,还出现了很多因适应相似的生态位而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与之趋同演化的例子。

▲袋狼(Thylacinuscynocephalus)

▼狼(CanislupusLinnaeus)

▲蜜袋鼯(Petaurusbreviceps)

▼鼯鼠(Pteromyini)

▲袋鼹(Notoryetestyphlops)

▼金鼹(goldenmole)

今天我们来了解下塔斯马尼亚恶魔——袋獾

之所以被称为“恶魔”,是因为袋獾在夜晚发出可怕的叫声(十几种刺耳的叫声)。

塔斯马尼亚最早的居民起初并不知是什么生物,因叫声过于吓人,因此称它们为塔斯马尼亚的恶魔。

袋獾是袋獾属中唯一未灭绝的成员,身形与一只小狗差不多,但肌肉发达,十分壮硕,且前腿较长于后腿,它们可以最高时速13千米奔跑。

袋獾的毛发呈黑色,不过胸部和臀部往往带有小块白色的毛。被激怒时发出的臭味,除狩猎外,袋獾也进食腐肉。它们通常单独行动,但有时也与其他袋獾一起进食。

在袋狼于年灭绝后,袋獾成为现存最大的食肉有袋动物,且咬合力十分惊人。(若按体重比例而言,袋獾是咬合力最大的动物)

雄性袋獾体型一般较雌性为大:雄性平均身长为65厘米,平均体重约为8公斤;雌性平均身长则为57里面,平均体重6公斤。野生袋獾的寿命为6年,人工饲养下的袋獾则较长寿。

雌性袋獾自2岁起每年发情一次,在发情时,雌性袋獾会制造多个卵子。

雄性袋獾会互相斗殴以争夺交配权,但如胜利者在交配后不加看守的话雌性会和其他雄性交配,因为袋獾是多偶的动物

袋獾的妊娠期为31天,每胎生20至30只重0.18至0.24克的幼崽。

小崽出生后会留在育婴袋里约天,不过因为里面只有四个乳头,因此每胎只有四只幼崽能活下来。(和袋熊一样,袋獾的育婴袋是向后开口的,因此雌性难以和幼崽直接交流互动)

小崽在育婴袋内继续迅速生长。在第15天后它们开始长出耳朵,紧接着的是眼睑和触须。第20天小崽会长出口唇,第49天开始长出皮毛,直至第90天左右长满全身为止。

它们的眼在第87至93天就能够睁开,第天左右便会断奶。第天的时候,小崽便可离开育婴袋,这时它们约重克。与袋鼠不同的是袋獾离开育婴袋后便不会回去,但会留在母亲的巢中约三个月。

袋獾面部肿瘤病感染袋獾的一种非病毒性传染性寄生性肿瘤,被感染的群体在12-18个月内的死亡率达%。该疾病的第一个案例于年出现在澳大利亚,这一疾病主要集中在塔斯马尼亚州的东半部。

且在接下来的10年中,这一疾病使塔斯马尼亚州的野生袋獾数量大大减少。

袋獾面部肿瘤病从口部开始出现表观病变及肿块。肿瘤大而坚实,软组织肿块通常扁平,中央溃烂,表面渗出体液,首先出现在口腔,面部,颈部地区。

传染性肿瘤极其罕见,其它已知的类型为犬传染性性病瘤,犬传染性性病瘤通过狗的性行为传播。

袋獾面部肿瘤病严重影响了袋獾的数量,故袋獾已于8年被列入濒危物种名单。现时塔斯马尼亚州政府正进行一系列的工作,以减少这疾病对袋獾的影响。

往期精选

有多喜欢国鸟?顿顿少不了!

白鲟:我没能见到年的阳光。

商家蜜凶人怎么办?

动物界的交际花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nj/445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