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

科普百足虫出没不怕


小编听说,百足虫最近成了

大家“朋友圈”中的常客。

让我们先看看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百足虫的只鞋》??

看到这,大家一定很好奇,

百足虫究竟有多少只脚呢?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扒一扒”

最近在校园频繁出现的百足虫吧!

校园里的百足虫

什么是百足虫?

“百足虫”通常是指节肢动物门-倍足纲和唇足纲的昆虫,常见的有蜈蚣、蚰蜒、马陆、山蛩虫。生活在潮湿陆地,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躯干部每节1~2对足,呼吸器官为气管,排泄器官为马氏管。危险情况下通过排出分泌物进行驱避或毒害。

倍足纲以马陆为例,食腐植土与枯枝败叶,属于自然界的分解者,常在阴湿环境活动,行动缓慢;当受刺激时,体壁肌肉收缩,将分泌物释放出,有驱避及毒杀作用;分泌物为醛、苯醌、酚,或氰化物的前体,有难闻的气味。

马陆、蜈蚣、蚰蜒区别示意图

唇足纲以蚰蜒为例,蚰蜒是唇足纲进步性最高的类群,拥有几千只单眼组成的伪复眼,视力极佳,且拥有惊人的速度;部分步足可以从身体上断落下来,是蚰蜒逃避敌害的一种适应方式。

百足虫断了还能存活吗?

听说过这个成语的人普遍会认为

百足虫和蚯蚓一样截断了仍能存活

但事实上,百足虫被截断后并不能存活,

但是仍能维持数分钟乃至数十分钟的肢体活动。

Why?

1.百足虫器官不均匀分布,截断后生理系统紊乱,无法正常代谢,且没有大量可再生细胞团。

(说人话:生理系统被破坏后不能正常代谢,且细胞无法大量再生。)

2.百足虫体内神经链上每节也有两对神经节,心脏每节两对心孔。

(说人话:截断后部分细胞仍有活性,在一段时间内可维持运动。)

百足虫有毒性吗?

其实并不是所有百足虫都有毒性,例如校园里常见的山蛩虫,属于倍足纲-山蛩目,并不具有毒性,没有毒颚,不会咬人,但其分泌出的粘液气味难闻,皮肤触碰偶见红斑、疱疹等过敏现象,接触者应及时用碱性肥皂水清洗。

但属于唇足纲的蜈蚣和蚰蜒具有强毒性,且有经前足特化而成的毒颚,会攻击人,所以大家见到了千万不要触碰,如果被咬了要及时就医。

百足虫究竟有几只脚呢?

就如上面小故事中提到的一样,百足虫并没有只脚。例如,一般的蜈蚣只有21对步足和1对颚足。步足最少的为石蜈蚣,步足仅有15对,而最多可达对,但无论蜈蚣多少只脚,其对数总是为奇数。

颚足是指由唇足纲的第一对足特化为毒颚

所以说当蜈蚣咬你的时候其实是它踢了你一脚

躯干部分的前4节与其他体节不同,其中第一节称颈节,没有附肢,其他三对每节一对附肢,有时统称胸部。除此4节外,每节有2对附肢,由近中线处生出,有的种多达多对附肢,统称腹部。

其实大家并不需要害怕百足虫,也不需要去伤害它们,因为它们不仅是大自然的分解者,还是非常有价值的药材,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关于马陆、蜈蚣的记载,如调节心血管系统。

参考文献:

1.


转载请注明:http://www.wugonga.com/amnj/4469.html


当前时间: